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很多人都以為,不論喝了多少酒,只要去了醫院就會沒事兒,醫院總有辦法治療。(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為何大家都會有這樣的錯覺?)

今天齊大夫就帶大家破解解酒謠言。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喝了這麼多年,有人感覺酒很香,有人感覺酒很辣,這是為什麼?

啥?這種問題還用問,好喝就行了唄。

咳咳,列位看官,縱然您馳騁江湖幾十年,喝罷美酒瓊漿無數,關於酒為何物,不見得人人瞭然於胸也。

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我們日常飲用白酒的濃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數有60度以上的(一般人極難拿的下來,酒神請便)。白酒經分餾提純至75%以上為醫用酒精(現在醫院裡酒精的使用地位也已經下降了有更好的絡合碘上位了),提純到99.5%以上為無水乙醇(這種物質常作為固態燃料使用,列位吃乾鍋的時候常見到)。有人之所以感覺酒香,是因為裡面含有酯;之所以辛辣是因為有醛類,尤其是乙醛。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酒在體內是怎麼代謝的?

空腹飲酒時,前一小時之內有60%的酒被吸收,2小時吸收量已達95%。如果胃內有食物,可以延緩乙醇的吸收(空腹喝酒容易醉原因在此)。

飲入的乙醇80%由小腸吸收,其餘由胃吸收。乙醇吸收後通過血液到達全身,大約有90%在肝臟由“乙醇脫氫酶、過氧化氫酶”轉化為乙醛,由醛脫氫酶進一步氧化為乙酸。最後在體內經過三羧酸循環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約2%的乙醇經肺和腎臟排出。(總之,知道它主要在肝臟代謝就好)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乙醇既然是經過肝臟代謝,它是不是隻損害肝臟呢?

  • 顯然不是。乙醇對身體的損害幾乎是全身性的,除了會造成酒精性肝炎與肝硬化以外,還有如下系統或臟器的嚴重損害。
  • 神經系統的損害,大家感受最明顯。首先,小劑量乙醇有興奮中樞的作用(有些人發酒瘋就是喝的還不夠多);隨著劑量的增加,乙醇開始抑制小腦以及邊緣系統等,讓我們感覺暈乎乎的、走路不穩;劑量再進一步增加,大腦皮層也被抑制,飲酒者開始出現昏迷、血壓下降(視個人酒量而定)。而如果長期飲酒,人還會變得遲鈍,甚至出現雙手與身體的震顫(可能是引起了肝豆狀核變性),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 接下來是心血管系統。幾乎人人都深受其害,齊大夫小的時候也聽過這樣的謠言——“適量飲酒可以軟化血管”。現階段,沒有文獻可以證明喝酒對血管有益。反而是長期飲酒的人罹患冠心病與高血壓的風險在增加(有些飲酒者會經常跟我說他的感受:喝完酒以後血壓低了,是不是還有降壓作用?事實上,酒對血壓的降低是干擾神經系統對血管的支配作用來實現的,酒勁一過,血壓會反射性升的更高)。除此之外,心律失常的發病風險更高。臨床發現,房顫的發生率與飲酒關係密切(很多飲酒的病人已經知道了此病,飲酒後常會感覺心悸)。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心臟電傳導與機械收縮圖

  • 急性胰腺炎幾乎是喝酒的專利。酒後出現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併發死亡的患者很多,在醫學上此病救治成功率很低。而且,胰腺的作用不言而喻,各種消化酶都是由胰腺產生並幫助我們消化吃進去的各種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並不是大家想象的胃,胃的最大作用就是將食物碾碎,而主要消化靠胰腺來完成)。
  • 血糖的控制也是胰腺的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來進行調節的,胰腺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糖尿病的產生,往往並不是因為吃糖多的結果,恰恰是飲酒等相關的不良因素對胰腺造成了破壞,或者使胰島素受體感應能力下降,所造成的。
  • 精神依賴的嚴重性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喝酒真的有癮。在有些國家和地區,酒甚至和毒品一樣也是違禁品。長期飲酒致人精神依賴,戒酒困難,戒斷綜合徵有時候還可致命。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聽說喝糖水、濃茶、注射納洛酮能解酒是真的嗎?

  • 首先,從目前的文獻上和急診的急性酒精中毒的相關指南上看,並沒有什麼藥能使乙醇分解並降低乙醇對人體臟器的損害。
  • 糖水、濃茶等並不能解酒,也不能保護飲酒後酒精對人體的傷害。糖水只是補充酒精在人體代謝過程中造成的低血糖,濃茶也只是通過少量的兒茶酚胺使人保持一定的興奮而不至於昏迷,其作用也相當有限。它們的作用微乎其微,並且,並不能解酒,也不能保護臟器,甚至對酒精中毒的治療沒有價值。
  • 納洛酮倒是在臨床上經常使用,但納洛酮的藥理機制是對抗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並不是解酒藥,也沒有保護臟器的作用,更不能挽救已經損傷的臟器。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如何解酒,或者說如何保護醉酒者?

齊大夫忠告:何以解酒,唯有不喝。

從醫學治療的角度上來說,醉酒,或者說乙醇中毒,臨床上的處理方案主要分兩塊:

  1. 飲酒者在院外:患者此時不在醫院,如果飲酒量少,意識清楚,且無噁心嘔吐的症狀,無需特殊處理,如果人事不省,則需要至少有一人在患者身邊,將患者側臥、仰頭保證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儘早送醫院或撥打120送醫院。
  2. 飲酒者在醫院:如果飲酒量少,僅有腹部不適,常以保護胃黏膜、保肝類藥物、維持電解質平衡等藥物應用,並給予保暖。如果患者已經陷入昏迷,儘快清除消化道內還沒有被吸收的酒精,而已經吸收了的,我們只能等著它慢慢地被代謝,只是有些患者中毒很深,呼吸被抑制,臟器被損害,有生命危險,我們還要給患者的呼吸做支持(如呼吸機),給臟器儘可能的做保護(如透析和IABP等),保證病人能先活下來。
解酒藥真的存在嗎?醉了來醫院是否就真的萬事大吉

昏迷患者體位擺放

可話又說回來,被損害的臟器,是不是每次都能安然無恙的被逆轉呢?答案是否定的。現在,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官都已經知道,肝硬化目前在臨床上是無解的,即使現在的醫療手段已經能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可又有幾人能平安的度過後半生呢?又有幾人能承受那高昂的治療費用?而又有幾人能撐到合適的肝源出現呢?

不只是肝臟,臨床上,任何臟器的損害,一直都是醫學關注的焦點。因為目前醫學的能力還很有限,一旦有臟器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我們能做的,就只是讓身體這輛車向他的終點開的慢一點而已(有時候就相當於把它的速度從100邁變成90邁的區別),但它還是在以一個很快的速度撞向南牆終點,這就是最終的結果。

列為看官,並不是身體壞掉了才知道要治療、要補救。很多時候,臟器的損壞並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最好的治療,其實是不傷害。

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