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板上兒人” 做好“板上兒事”——煙臺大學駐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板上村第一書記 劉希斌

自入村以來,本著“抓班子帶隊伍”的工作出發點,我團結並帶領、依靠村兩委班子,“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緊緊圍繞“脫貧、發展”的核心任務,當好“板上兒人”,做好“板上兒事”,努力書寫“板上兒故事”。

圍繞產業發展謀振興

當好“板上兒人” 做好“板上兒事”——煙臺大學駐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板上村第一書記 劉希斌

鄉村振興第一要務是產業振興。經過調研,發現我村的突出問題,或者說劣勢有三個:一是土地資源貧瘠,多以丘陵地為主;二是種植作物傳統老化,以地瓜、花椒、山楂為主;勞動力匱乏,以老人、小孩為主,年輕人多外出打工。

當好“板上兒人” 做好“板上兒事”——煙臺大學駐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板上村第一書記 劉希斌

經過走訪村兩委班子、黨員、鄉賢等等,研究決定從帶動群眾改良種植作物入手,6月份,我們從平邑縣白彥鎮引進了“百花一號”金銀花種苗,從汶上縣引進了煙薯25號地瓜種苗。村集體種一部分保種,貧困戶種一部分賣錢。讓他們增加經濟收入,嚐到甜頭,以便於來年擴大種植面積。村裡有兩個高標準的櫻桃大棚,種“拉美斯”和“美早”兩個火櫻桃品種,這兩個品種價格非常可觀,明年可以掛果,相信一定能帶動群眾改種優質品種的積極性。讓貧瘠的丘陵變成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圍繞黨建謀作為

當好“板上兒人” 做好“板上兒事”——煙臺大學駐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板上村第一書記 劉希斌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僅靠傳達文件、寫讀書筆記是遠遠不夠的,農村基層黨建更要出實招、看實效。我們板上村是省級貧困村,群眾對黨委、政府的期盼也非常樸實:一是出門走路平坦--實現戶戶通;二是飲水安全--吃上自來水。

我們村兩委班子成員團結一心,達成共識:老百姓的期盼就是基層黨組織的責任,是每一名黨員的努力方向。用習總書記的話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為此,我們初步制定了兩年規劃:今年圍繞“水”做文章;明年圍繞“路”下功夫。

當好“板上兒人” 做好“板上兒事”——煙臺大學駐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板上村第一書記 劉希斌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板上村的自來水改造工程已完成過半,三個水池已經修建完成,三個自然村的管網基本鋪設完成,這個月底群眾就能吃上安全放心的自來水。在這裡得感謝區裡領導,尤其是鄒副書記積極協調資金,特別是飲用水專項資金,才讓這個工程順利進行。另外,我們積極協調水利局,在流經我村的十字河安排一項河道整治項目。這項工程有兩個意義:一是美化生態環境;二是方便群眾蓄水灌溉。目前,親水平臺施工已完成,正在修沿河生產路,清理河道淤泥,修建攔河大壩。還有,30萬元的公益性項目資金,我們用在了人居環境整治上,目前已完成招標即將施工,計劃把村內主幹道進行綠化美化亮化,還要修建垂釣臺,增設河岸護欄。

圍繞教育文化做文章

當好“板上兒人” 做好“板上兒事”——煙臺大學駐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板上村第一書記 劉希斌

鄉村振興總要求當中,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兩個要求體現的是軟實力,這其中教育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視。黨中央強調,扶貧要與扶志相結合,脫貧不是“叫我脫貧”而應該是“我要脫貧”。恰逢區扶貧辦在全區搞“愛心超市”試點,我村主動建立“美好生活互助會”,設立“愛心超市”。貧困戶成立自我管理組織,通過物質表揚、精神獎勵,讓貧困戶積極行動起來,提升脫貧的內生動力。

國慶期間,我與來自煙臺大學的第一書記們,共同組織幫包村全體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了黨性教育,進一步凝心聚力,激發了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高考填報志願時間之前,我們第一書記提供高考志願諮詢,幫助他們填報志願。今年我村有8名學生考上天津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高校,為此,村裡專門組織了座談會、發了紀念品,也是首次搞這樣的活動。

當好“板上兒人” 做好“板上兒事”——煙臺大學駐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板上村第一書記 劉希斌

扶貧的路還很漫長,追夢的步伐絕不能停歇。下一步,計劃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做好黨建陣地建設。完善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強文化建設、組織管理建設,形成一套完善的黨員管理機制,從而提升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二是做好民心工程。多方籌措資金,爭取實現戶戶通硬化路,進一步修繕好原有的生產路,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三是做好長遠規劃。要按照“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個調子唱到底”的理念,邊做邊規劃,邊幹邊完善,形成一套長遠的規劃方案。堅持做下去,相信總能有夢想實現的那一天。(通訊員宋偉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