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稻耳輪作”新產業,脫貧致富大盼頭

“以前種點田,在外面打點臨時工,一年到頭基本沒錢餘下。今年在黑木耳基地打工,算一算,至少可以餘個幾千塊。生活有了盼頭,人渾身是勁。”因殘致貧的松木塘鎮下幹沙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文德昌高興地說到。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就業扶貧,“志智”雙扶,激發貧困戶的內生致富動力,無疑是一條真正能讓村民脫貧致富的精準扶貧之路。松木塘鎮下幹沙村在縣產業辦的支持下,於2018年7月成立桃江縣平峰山黑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因勢利導,大力發展黑木耳產業,成立以來實現了一畝經濟效益上萬元,讓下幹沙村的貧困群眾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因地制宜,小小黑木耳能成大產業

“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的發展,核心在於“因地制宜”。下幹沙村地理位置偏僻,山多田少,林木面積大,卻難以帶來實時經濟效益,反倒是砍伐下來的斷木枯樁不少,在村民眼裡,用來當柴火都嫌累。然後,正是在這些“廢料”上的發現,開啟了下幹沙村產業脫貧的快捷鍵。

轉變源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在一次走訪過程中的偶然發現,農戶堆放在山邊的那些木樁上面結滿了天然小木耳,而且都是可食用的。猶如發現了新大陸,扶貧工作隊員隨即仔細分析下幹沙村的氣候條件,查詢有關黑木耳種植、加工、銷售的各種資料,綜合彙總後得出結論——在下幹沙村發展黑木耳種植產業,大有可為。

充分論證與協調之後,佔地30餘畝的桃江縣平峰山黑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迅速成立,合作社首批啟動資金48萬元,其中村集體經濟入股20萬元,8萬元為社會資產,採用委託幫扶的方式,由縣產業辦出資入股20萬元,對村上120名貧困人口實行委託幫扶,簽訂幫扶協議,根據協議,前五年120名貧困人口,每人入股1500元,按照12%的利潤,連續分紅五年,五年過後,三方按項目收益比例分成,如果貧困戶願意接受繼續合作的話,就再簽訂合約。目前,平峰山黑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新型農業模式,由村集體為主導,註冊資金200萬元,村集體經濟佔股75%,會員8人佔股25%(含貧困戶2人)。

種植黑木耳的經濟效益前景非常樂觀,村支書文世吾算了一筆賬,種植一畝的全部成本為3萬元,按月前市場中等產量0.17斤/包,每畝8000包,幹品產量為1360斤,按目前市場統貨價33元/市斤,畝產值可達44880元。

稻耳輪作, 現代高效農業新方向

稻田種植水稻是農民生產生活的根本,現代農業的發展,絕不能以犧牲原有的基本農田功能為代價。因此,專業合作社一開始就確定採取“稻耳輪作”的發展模式,“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每年農戶在4-8月中旬進行中稻、早一季水稻種植,在8月下旬,利用水稻收割後的閒田和閒工,將黑木耳大田菌棒出田排場。10月中旬-來年4月初進行黑木耳採收和管理,黑木耳採收結束後,又可將廢棄的菌棒(原料:除松、樟、杉木外的雜木碎屑+營養料)還田或以每棒0.08-0.1元的價格出售供果園等作有機肥。“稻耳輪作”模式最顯著的特點高效利用土地,每畝年均收益實現“千斤糧+萬元耳”。

分紅+就業,產業帶動“志智”雙扶

目前,專業合作社建立起完善的利益鏈接機制。下幹沙村在將村上的產業發展資金按60%分紅給貧困戶外,發展有能力的貧困戶和非貧困戶通過利用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與種植戶對換菌棒,合作社與之簽訂合同,並提供全程免費技術服務,保價回收,貧困戶既不用擔心種植,又不用擔心銷路,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創收。

除了分紅、創收外,因為黑木耳種植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大田菌棒的生產成本中,其中40%左右是人工費用,能提供每畝60個工作日的工資性收入,能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下幹沙村其他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以及其他農戶,都可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學會了技術且月收入不菲,更好地帶動了脫貧與致富。

把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下幹沙村依靠黑木耳產業,闖出脫貧致富路,實現了民富、村強、家美。

桃江扶貧辦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