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訪百家」陳佳:“小工長”也能替國家把好關

東北網11月19日訊(記者 楊帆) 滿洲有這樣一群平凡的女人,她們肩負著國際聯運車輛的技術交接工作,保證俄羅斯鐵路車輛在我國境內的運行安全。而

們的帶頭人就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車輛段滿洲里運用車間國境站技術交接作業場女子檢車班工長陳佳。

「走街串巷访百家」陈佳:“小工长”也能替国家把好关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車輛段滿洲里運用車間國境站技術交接作業場女子檢車班工長陳佳。

零下40度嚴寒30載堅守檢車崗位

在滿洲里一年有近半年時間是冬季。面對零下40多攝氏度的嚴寒,不要說檢車,就是在室外站上半個小時都會凍得直打哆嗦。一年除夕夜,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滿洲里,那風雪颳得人是站不穩腳、睜不開眼,氣溫也驟降至零下44攝氏度。“走,檢車去,別等雪停了,不然會影響換裝!”陳佳毅然帶領姐妹走向寬軌站場。這一夜,她們幾乎是手腳並用地在雪裡爬著檢完車的,由於車輛的許多部位都被大雪掩埋,她們就用雙手扒開積雪,不敢有絲毫馬虎。平時一列車只需四五十分鐘時間就能檢完,這次卻用了一個多小時。那一夜,她們一直在風雪中忙碌,連續接了6列車,當接完最後一列車的時候,天已經亮了。她們錯過了年夜飯,錯過了和家人團聚的時刻,卻沒有錯過這份沉甸甸的職責。

一列列滿載物資的列車從後貝加爾站進入國門,如果稍有疏忽漏檢故障,就會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嚴重的會造成國際影響。因此,有人說這個關口是“給車輛體檢,為祖國把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陳佳時刻提醒自己:小小檢車班雖不起眼,但代表著鐵路人的形象,代表著國家的形象。

國境站技術交接所的工作性質是無固定時間接車、無固定時間吃飯、無固定時間休息。無論是節假日,無論是白天黑夜,有俄方車輛到達就會見到她們忙碌的身影。

一列車平均66節車輛1萬多個零件,探身、抬頭、附身三個動作,一遍遍重複著,一個人一個班下來要檢查交接車輛超過300輛,這樣的動作達8400次,在硌腳的砟石上行走20多公里以上,腳上的鞋磨穿了一雙又一雙。這樣的作業標準深深紮根在陳佳的心裡,即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也不走樣。

除了寒冷之外,還有恐懼。在夜間,在漆黑的、荒蕪人跡野外作業場,在長長的車體兩側,只能見到移動的手電光,為了克服心理恐懼,陳佳發明了“大聲呼喊作業法”,作業中的呼喚應答,一律把聲音提高八度,以給自己和姐妹們壯膽。

“小工長也能替祖國把好關

崗位雖然平凡,卻關係著祖國的利益和榮辱。正是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的自豪感驅使著她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精湛的技術,更加努力地工作。這種自豪感更是一種精神動力和信念支撐,讓“一步不白走,一眼不白瞅,故障不漏掉,為國把關口”的“金花”精神在這個班組逐漸鑄就和綻放。

2011年4月,陳佳剛接任工長,身材矮小的她和高大健碩的俄方檢車員打交道,俄方檢車員都用懷疑的目光審視她:“這個小工長,應該挺好說話。”2016年12月26日15時,姐妹們在作業3044次俄方列車時,陳佳發現車輛車鉤吊隱蔽裂紋,不仔細辨認很難發現,她通知俄方檢車員一同檢查確認,可他就是不肯去現場。作為中方代表,她如果放行了不良車輛,不僅危及行車安全,關鍵是車輛出境時將被視為我方責任而產生賠償。她們代表的是祖國的形象,維護的是國家利益,必須替祖國把好關。陳佳嚴厲的用俄語說:“中方要拒收車輛,影響國際聯運的一切後果由俄方承擔。”在她的堅持下,俄方檢車員不得不去現場。但讓她驚訝的是,當俄方檢車員在不良車輛登記簿上簽字後,竟伸出大拇指,用生硬的漢語說:“好!工作好!”從此,女子檢車班這個小個子檢車工長,也令其他俄方檢車員另眼相看。

面對每天交接俄方車輛近20列,每人檢車行走20公里以上的勞動強度,她們忍受著草原強紫外線的灼傷、西伯利亞強寒流的刺骨,臉曬疼了、腰累彎了、腳走腫了,卻也全然不顧。

33年風霜雨雪,33年精神傳承,陳佳所帶領的女子檢車累計發現車輛制動梁裂折、制動梁吊脫落等各類故障150餘萬件,節約外匯摺合人民幣近7億元。陳佳把愛美的天性藏進工裝,把對家的惦念埋在心底,她用堅定與執著詮釋了對口岸的熱愛和對祖國的忠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