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不得不低頭的生活和命運

《海上鋼琴師》的英文名字叫做《The Legend of 1900》,直譯過來的意思就是“1900傳奇”。1900既是一個人物,也是一個年份,一個紀元,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和一箇舊世界的終結。因此,這部電影可以說既是一個人的傳奇,也是一個時代的傳奇。電影塑造的精神結構也值得深思。

《海上鋼琴師》上映於1998年,這不僅是導演託納託雷站在世紀之末向世紀之初的回望,也是他在又一個千禧之年來臨之前寫給爵士時代的讚歌,讚美那個奇蹟、藝術的時代,那個揮金如土同時又天才輩出的時代,那個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創造出無限精神財富的時代。

時隔21年,經典佳作以4K修復版形式再現經典。我也是第一時間到電影院二刷。在大銀幕上品味細膩美好,更加能夠看懂1900“永不下船”的人生故事:“海上鋼琴師的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彈出了天籟之音,更是因為他對內心、對音樂的無比執著。還有對生活和命運的臣服”。有些人看似孤獨卻並不孤獨,他們有自由的精神世界。曾經看不懂1900,現在終於看懂了他,卻不再是過去的自己。

記得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是在06年的時候,當時還在上大學,在一堂英語電影賞析課程上觀看了這部電影,因為當時是賞析課,斷斷續續看了一些,加上老師的講解,對電影的解析更多的是對音樂、創造力理解,然後對主人公不敢下船接受新挑戰的懦弱的不懈,並不認為1900與船一起沉沒死去是多麼的悲情。

回想12年前的自己,無所謂畏懼,

相信自己能夠創造一切,相信只要你還有一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不會完蛋。

最震撼的場面就是鬥琴那一段,當時覺得主人公那個信手拈來的演奏,完勝了全世界,他就是一個天才和英雄,他的創造力真的是無與倫比,有種羨慕他那種捨我其誰的霸氣。

然後對於12年前對電影結局的理解,更多是覺得不是什麼悲情,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膽怯和不敢開啟新生活的失望,當時就在想,如果是我,我不是可以昂首下船,去挑戰和戰勝全世界,去開啟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嗎?

這次二刷電影,其實也是源於電影的是4K修復,然後可以去電影院去享受大熒幕的震撼。因為對於海上鋼琴師的記憶,更多的是還是音樂的美妙和鬥琴那一段電影高潮帶來的衝擊力。

然而,觀影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的輕鬆,因為對電影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詮釋。

其實,導演和編劇不只只是對爵士樂的讚美,更多的還是對於生活的一些附加。

從1900的一生成長來說,他沒有法律、法規、道德的約束,他成長的環境集成了世界文化、世界文明和很多的關愛。他的心靈並不孤獨,他的內心並未得到束縛,因為雖然在船上度過了一生,但是他從遊客、工人等身上了解了整個世界,他知道他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和未來。

他的創造力完全是天才的創造,那是命運對他的安排,可是命運是一直眷顧嗎?

一個註定要落後於時代的藝術家該怎樣創作和生活?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因為除此之外,他別無辦法。

那個時代的震撼心靈,可與看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不易。

其實,現在人到中年,再來看這部電影,真的是非常有感觸。

當我們的創造力下降,當我們的面對的生活更加複雜的時候,及時我知道全世界,我也不敢去挑戰全世界;

當張泉靈說出,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打,可有多少人,能夠對命運說不呢?

不是所有人都敢向命運抗爭,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對生活低頭,然後重複的生活著;

就像那句話,有些人活著,就像死了,因為日復一日重複著過往,其實那才是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1900的不敢下船,其實我很理解,

因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面對命運遲早的顛覆,他寧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裡面,並伴隨著自己的命運之船一起沉淪。

生活還得繼續,我們不可能像1900一樣把自己禁錮在一個船上,我們要讓平凡變得不平庸。

海上鋼琴師,不得不低頭的生活和命運

海上鋼琴師,不得不低頭的生活和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