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生而為人的情感體檢(JIAN)

《海上鋼琴師》當初上映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的,觀感沒有和潮流相應證,並無太深的觸動,那麼多人大聲疾呼於我就像耳旁風。查了一下年份,那時候我30歲還不到。

這一次大銀幕上看4k修復版,怎麼說呢,中年人的生活裡,多的是緩慢持續又繁雜瑣細的時間凌遲,不屑哭,卻也笑不出來,淚腺年久失修,早就被堵塞了。《海上鋼琴師》的開場和結尾,於我彷彿在做情感體檢——中年人在漆黑的電影院裡,完成了澎湃的淚腺沖刷,久違了身為一個人本該健全而豐富的情感指標。

《海上鋼琴師》:生而為人的情感體檢(JIAN)

這海上傳奇講述的,不是堅強,不是堅持,不是信念,不是勇敢,與之相反,他講述軟弱,講述無力,講述後退,講述虛無,講述這些弱方向反而帶來了強大。如果陸地是普世公認的進取價值觀,1900踏出半步而收回、退至自己的地盤,直至和維多利亞號一起被炸燬。如果比賽是昂揚人生,1900字典裡完全沒有這個詞,他真誠去感受對手琴曲之美,為之哭泣。如果正常的生活是各種必須完成的任務清單,1900沒有清單,他只是時時刻刻用內心,想象力,耳朵,眼睛等等,感知著令世人莫名其妙的世界細節,建構了自己小小的封閉的詩意王國。所幸,好朋友小號手聽得懂他——小號手是作者、導演的代言化身,他引領觀眾去如此觀看世界。

30歲以前,我大概沒看懂這個故事,我依稀看成了某種浪漫進而嫌棄了。30歲以後,我認識了太多主流視角中的弱者,認識了自己身上的軟弱。世界真的不僅僅屬於所謂的強者,強弱往往身處不同次元,以各自的方式通往未來。

《海上鋼琴師》:生而為人的情感體檢(JIAN)

其實1900幾乎是一個孤島型阿斯伯格。沒錯,1900年沒有這個詞,現代醫學發明了這個詞,天才人格+社交障礙。醫學標準也是強人標準,不容許病與弱。每一個現代病人都需要一部被歌頌的《海上鋼琴師》,用聚焦的震撼讓人懂一點逆流的觀看。

這麼著,就越來越容許在該軟弱的時候軟弱,不爭,隨便,就這樣吧,其實這很厲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