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俠:此刀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並駕齊驅,為何給人印象不深?

(三魚細說《白眉大俠》第12期)

三魚/文

在評書《白眉大俠》中,山西雁徐良和小達摩白雲瑞是故事裡的雙書膽,這兩人都是開封府群雄裡的後起之秀,所以不少書迷經常拿這兩人來做對比。而今天三魚就來說一下這兩人所用的寶刀,其實在這部書中共出現了四把寶刀,它們分別是北俠歐陽春傳給小俠艾虎的龜靈七寶刀,萬年古佛傳給海外野叟的九耳八環太陰刀,徐良在高家店得到的金絲大環刀,最後一把是瘋僧醉菩提傳給白雲瑞的金絲龍鱗閃電劈。

白眉大俠:此刀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並駕齊驅,為何給人印象不深?

一說起金絲大環刀來,無論是看過電視劇《白眉大俠》的武俠迷,還是聽過這部書的書迷,想必都不會陌生。尤其是電視劇中那很魔性的主題曲口白,“刀是什麼樣的刀,金絲大環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在評書中金絲龍鱗閃電劈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是並駕齊驅的,那麼為何這把寶刀給人留下的印象卻不深呢?

這首先要從電視劇《白眉大俠》說起,雖然以現在的審美來看這部書製作有些粗糙,並且從評書角度上看對故事的還原度也比較低,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劇在九十年代確實火遍了大江南北。劇中徐良所用的“七環刀”雖然與評書中金絲大環刀的造型有很大的差異,但刀背上帶著七個大環子的刀給人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甚至不少影迷就把劇中的“七環刀”就當成了金絲大環刀。

白眉大俠:此刀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並駕齊驅,為何給人印象不深?

三魚以前在文章裡曾提到過,評書中的金絲大環刀是一把造型很古怪的刀,它是軋把峭尖雁翎式(刀身挺直,刀尖處有弧度,有反刃,形似雁翎),刀身是青藍色並且有長長的血槽,刀柄上有獸頭銜著一個大銅環,譁啷啷亂響。另外,金絲大環刀是有刀鞘的,電視劇中徐良平時揹著的七環刀的刀背上有七個大環子,七環刀基本上時無法使用刀鞘的。

白眉大俠:此刀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並駕齊驅,為何給人印象不深?

電視劇中的七環刀雖然與金絲大環刀造型不同,但它畢竟是一把刀,並且刀背上有七個大環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大環寶刀。可劇中的白雲瑞不僅用的不是金絲龍鱗閃電劈,他手裡直接被換成了一把長劍,因而金絲龍鱗閃電劈就在劇中無緣得見。而在單田芳播講的評書中,雖然也介紹過金絲龍鱗閃電劈是一把吹毛利刃、削鐵如泥的寶刀,但也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細說這把寶刀的出處。

白眉大俠:此刀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並駕齊驅,為何給人印象不深?

單老在評書中講徐良在高家店巧奪金絲大環刀時,對於這一段書講得非常細,不僅講了這把刀能切金斷玉,還點出這把刀是晉代名家赫連波所造。徐良得到金絲大環刀如虎添翼,後來他多次寶刀喝群賊風光無限。

雖然白雲瑞的能耐比徐良只差了一點,但是白雲瑞在書中表現卻遠不如徐良,在與強敵比鬥時白雲瑞只是真殺實砍,而徐良則是兵器和暗器隨機應變。所以白雲瑞在力戰齊霸天、司馬良等強敵時贏得很吃力,他手裡的金絲龍鱗閃電劈也沒有什麼光輝度。

其實,金絲龍鱗閃電劈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是並駕齊驅的,單單從名字就會發現這兩把寶刀都帶著“金絲”二字,同樣是金絲紋路的刀身說明這兩把的工藝和材料很可能是一樣的。那麼,這兩把寶刀是出自同一位鑄造大師之手嗎?

白眉大俠:此刀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並駕齊驅,為何給人印象不深?

我們這就要從《忠烈小五義傳》說起,因為單老的《白眉大俠》就是取材於這部書。書中在講述徐良巧得金絲大環刀時特意說明,這口寶刀是大晉老丞相赫連波所造,他共造了三口寶刀,一口名曰大環(即金絲大環刀),一口叫做龍殼,最後一把名為龍鱗(即金絲龍鱗閃電劈)。所以說,金絲龍鱗閃電劈與金絲大環刀本就是同樣的鑄劍師所造,所以論名氣和鋼口這兩把寶刀也是不分伯仲的。

這三口寶刀都可以輕易削斷金銀銅鐵之器,總得是有德者受之,德薄者失之。在《忠烈小五義傳》中,飛毛腿高解的這把金絲大環刀原本是害了一位住店的武進士所得,他這樣的綠林飛賊自然不配此刀,所以這把刀後來成為白眉大俠成名之翼也是水到渠成的。

白眉大俠:此刀與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並駕齊驅,為何給人印象不深?

白雲瑞雖然一下峨眉山就是上三門總門掌未來接班人的身份,可他畢竟是這部書的第二書膽,所以白雲瑞的光輝度肯定不如徐良,不然就有會喧賓奪主搶了徐良的風頭。評書中白雲瑞的性格有點臉譜化顯得有點板,遠不如徐良那樣幽默詼諧又靈活機智,所以白雲瑞的光輝度無法與徐良相提並論,兩人所用的兵器知名度也就有了差別。

白雲瑞手裡的寶刀雖然與金絲大環刀原本上並駕齊驅,可有句俗話叫兵隨將威,白雲瑞並不如徐良這個角色討喜和名望大,所以白雲瑞的寶刀光輝度也就下降了。再加上電視劇版《白眉大俠》的“金絲大環刀”(實際上是七環刀)給觀眾的印象很深,而白雲瑞的寶刀被換成了長劍,所以人們對金絲龍鱗閃電劈的印象不深也就很好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