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青训:耐得住寂寞,却看不到成效。

前几天,有个小队员的母亲在群里说,最近孩子踢球闹情绪了,出去经常有人要嘲笑他,中国足球踢成这样了,还踢什么足球!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赢球不是新闻,输球才是新闻。中国队输给战火纷飞的叙利亚队,仿佛已经是中国足球的末日来临,也仿佛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中国足球很臭。

中国式青训:耐得住寂寞,却看不到成效。

我想起十多年前我们慈溪发生的一件阁楼白骨案。当时传得是沸沸扬扬,几乎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讨论这个案件,而慈溪以外的人碰到我,说起是慈溪人,然后就是嘲笑的口吻,说你们慈溪人啊,就认为慈溪人太危险了,慈溪人都是白骨案女主角徐丹,杀人之后还若无其事,藏尸阁楼十年。最后说一句你们慈溪人啊。

国人有个通病就是沉不住气,无端映射。

中国式青训:耐得住寂寞,却看不到成效。

一场比赛而已,仿佛已是穷途末路,仿佛跟中国队有关的一切全部都坍塌了。真的有必要这样想吗?四年前输给叙利亚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已经演绎过,这次只不过是重来一遍而已。我们只是不敢承认而已:中国足球早就跌落在谷底了。

中国足球想要翻身,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青训。而青训,又岂是一年两年就能出成效的?关键是我们的足球管理者,为了青训做了什么,制订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没有落到实处。而我们的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有没有重视青训?青训有哪些难题,能不能解决?

中国式青训:耐得住寂寞,却看不到成效。

我们的眼光都盯着中国队,你想想这些糙哥还是四年前的糙哥,能有什么质的变化呢?加了两个归化球员,就能变了天了?中国足球的底子早就烂了,又岂是一两个归化球员和里皮所能全盘改变的?

我们的足球管理部门,必须制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推动促进青训健康发展。

现在情况下,中超中甲能够说的上来在青训方面出色的,也就是山东鲁能和浙江绿城。

但是这两个俱乐部失血又特别严重。前几天还看到报道,山东鲁能俱乐部总经理说起韦世豪在上海上港的时候进球打败鲁能的事伤心落泪。青训球员能够成长是好事,但是人才白白流失,培养费无从追索,让坚持做青训的人寒心呐。

浙江绿城安心呆在中甲,部分原因是留不住人。那些自由身走的球员让俱乐部亏得血本无归。绿城再怎么多年培养,只要一被挖角,损失惨重。有些俱乐部有钱任性,自己不做青训,只想着薅羊毛,大肆搜罗别队的青训人才,想出了种种馊主意。这种做法为人不耻,却无人能制止。

中国式青训:耐得住寂寞,却看不到成效。

说到青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是徐根宝。徐指导执教毁誉参半,但能扎根崇明岛十余年,立足青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于中国足球真的是大功一件。可惜,后来由于经费短缺,不得不出售多名球员,直至将上海东亚俱乐部转手给上港。

青训,就是一个亏钱的项目。要把青训做大做强,很可能亏得血本无归。所以你花了大钱,却未必等得到最后收获的季节。

那些踏踏实实做青训的俱乐部,心里能踏踏实实吗?

而球迷的眼光,依旧只盯着成年队。

一场成年队的重要比赛,会让我们跌落谷底。

中国式青训:耐得住寂寞,却看不到成效。

其实,我们早就在谷底了。

青训,就是让我们一点点地爬上来,爬上来。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细微的改变,比如中超球队必须要有女足队伍等等强制性政策。

还是给点耐心吧,五年不够,那就十年二十年或者当世界杯来到中国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