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我市供水工程建设情况 让百姓“有水喝”“喝好水”

11月15日,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考察团赴黄岩区院桥镇及我市大溪镇等地,专题调研供水工程建设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辉参加调研。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我市供水工程建设情况 让百姓“有水喝”“喝好水”

在黄岩区院桥镇占堂村的台州市南部湾区饮水工程饮水隧道节点工程现场,陈辉一行听取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介绍。该工程总投资18.43亿元,饮水线路总长40.5公里,在大溪设接口向温岭供水(近期5万吨/日,远期10万吨/日)。工程沿线经过大溪、温峤、坞根、城南4个镇,所涉隧洞和管线总长34.5公里,政策处理隐性矛盾错综复杂。此外,台州市饮水工程主要解决集聚区核心区与我市东部的用水问题,提高现有二期工程的调峰能力,实现长潭水库水源与牛头山水库水源的应急互备。两大工程建成后,将较好地解决我市供水紧缺问题,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供水可靠性和水质更加有保障。

当天上午,陈辉一行还查看了大溪镇兴宇村“一户一表”改造施工、大溪水厂迁建工程建设、大溪镇沙岸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太平街道山下金水厂运行等情况。

我市现有乡镇级以上制水企业9家,村级供水站50家,丰水期全市自制水量15.5万吨/日,长潭二期供水工程供应15万吨/日,总供水量30.5万吨/日。目前,全市平均需水量为29万吨/日,其中夏季高峰需水量为31万吨/日,供水处于紧平衡状态。据推算,我市2020年用水缺口将达到每日2.5万吨,2030年将达到每日13.5万吨,2035年将达到每日18.5万吨,供水矛盾长期存在且日益突出。对此,2018年,我市启动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投资4.83亿元,实施168个农饮水项目,改善约34万人的饮用水条件。到2020年,实现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95%以上,水质达标率90%以上,合格饮用水覆盖率99%以上的目标任务,实现人民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座谈会上,陈辉指出,供水工程建设关系到全市人民身心健康,要继续高度重视,抓进度、保质量,精准摸排,认真查找制约工程的瓶颈问题,破难攻坚,保证工程顺利推进。要抓管理、促规范,理顺管理机制,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要抓宣传、聚合力,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让群众真正树立起安全饮水、节水护水等意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真正成为工程建设的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