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我市供水工程建設情況 讓百姓“有水喝”“喝好水”

11月15日,溫嶺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考察團赴黃巖區院橋鎮及我市大溪鎮等地,專題調研供水工程建設情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輝參加調研。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我市供水工程建设情况 让百姓“有水喝”“喝好水”

在黃巖區院橋鎮佔堂村的台州市南部灣區飲水工程飲水隧道節點工程現場,陳輝一行聽取了工程建設進展情況介紹。該工程總投資18.43億元,飲水線路總長40.5公里,在大溪設接口向溫嶺供水(近期5萬噸/日,遠期10萬噸/日)。工程沿線經過大溪、溫嶠、塢根、城南4個鎮,所涉隧洞和管線總長34.5公里,政策處理隱性矛盾錯綜複雜。此外,台州市飲水工程主要解決集聚區核心區與我市東部的用水問題,提高現有二期工程的調峰能力,實現長潭水庫水源與牛頭山水庫水源的應急互備。兩大工程建成後,將較好地解決我市供水緊缺問題,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供水可靠性和水質更加有保障。

當天上午,陳輝一行還查看了大溪鎮興宇村“一戶一表”改造施工、大溪水廠遷建工程建設、大溪鎮沙岸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太平街道山下金水廠運行等情況。

我市現有鄉鎮級以上制水企業9家,村級供水站50家,豐水期全市自制水量15.5萬噸/日,長潭二期供水工程供應15萬噸/日,總供水量30.5萬噸/日。目前,全市平均需水量為29萬噸/日,其中夏季高峰需水量為31萬噸/日,供水處於緊平衡狀態。據推算,我市2020年用水缺口將達到每日2.5萬噸,2030年將達到每日13.5萬噸,2035年將達到每日18.5萬噸,供水矛盾長期存在且日益突出。對此,2018年,我市啟動實施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專項行動,計劃投資4.83億元,實施168個農飲水項目,改善約34萬人的飲用水條件。到2020年,實現全市農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證率95%以上,水質達標率90%以上,合格飲用水覆蓋率99%以上的目標任務,實現人民群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

座談會上,陳輝指出,供水工程建設關係到全市人民身心健康,要繼續高度重視,抓進度、保質量,精準摸排,認真查找制約工程的瓶頸問題,破難攻堅,保證工程順利推進。要抓管理、促規範,理順管理機制,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提升農村飲用水水質。要抓宣傳、聚合力,深入細緻地做好群眾思想教育工作,讓群眾真正樹立起安全飲水、節水護水等意識,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城鄉供水工程建設,真正成為工程建設的參與者、管理者、監督者和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