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利集团的百亿应收账款"迷局",能否拨云见日?

前段时间,侧重扶贫电站建设的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利集团")在资金方面多有承压,应收账款也高额不下,受到媒体和资本市场的关注。

近日,针对对光伏扶贫应收账款回款问题中利集团发布公告称,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利集团光伏扶贫电站应收账款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利集团光伏扶贫应收账款回款问题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一方面,对于资金密集且受政策影响波动巨大的光伏行业来说,现金流永远是决定生死的"生命线"。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上半年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中利集团财报首次亏损,同时披露出超百亿巨额应收账款"迷局"。

据悉,中利集团主营特种电缆、光缆、光伏产品和电站业务,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2011年进入光伏行业,2016年开始参与光伏扶贫项目,并在随后将其作为光伏电站业务发展的重点。

2017年全年,光伏扶贫电站成为中利集团的主要业绩来源,开发建设总量为民营企业第一,因而被称为"光伏扶贫第一股"。

得益于光伏业务的发展,中利集团的营收规模从2009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94亿元,9年增长12倍。但与此同时,常年维持高位的应收账款"迷局"显现,同期增长了15倍。

到了2018年,随着"531新政"的发布,光伏行业进入调整和洗牌期。在2018年年报显示,中利集团2018年营收168.38亿元,同比下降13.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9万元,同比下降89.89%。虽有超过百亿的营收,但同时中利集团也面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净利润为-2.08亿元。

中利集团的百亿应收账款

除首次亏损外,2018年年报披露出中利集团高达110.09亿元的应收账款。对此深交所连发多封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保持较高水平的原因和合理性。此外,中利集团整体计提比例出现持续攀升的趋势,2017年,计提坏账12.39亿元,2018年增至16.33亿元。

11月17日,针对对光伏扶贫应收账款回款问题中利集团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对实际收款的统计,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近几个月收回扶贫电站应收账款17.52亿元,2019年累计回款28.39亿元。同时,除光伏扶贫电站应收账款取得显著效果外,截至公告披露日,中利集团近几个月收回商业电站应收账款8亿元。

中利集团的百亿应收账款

中利集团表示,公司预计12月份扶贫电站应收账款仍能持续回款,扶贫应收款回款比例达到总额的90%以上,余额10%预计在明年上半年能全部收回;公司应收账款大幅回收,有利于改善现金流情况,减少财务成本,提高生产经营综合收益。

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利集团应收账款为70.44亿元,较中报披露的86.98亿元营收账款规模有所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中利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4亿元,同比有明显提升。

如果中利集团能够进一步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顺利完成其回款目标,相信其在现金流方面的压力能够"拨云见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