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 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報名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5G、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健康大數據和AI輔助診斷為代表的新醫療形態,正在不斷激發健康醫療行業的創新和變革,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增進公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福祉。在技術進步的同時,與大數據相關的信息孤島、個人信息安全等問題也亟需對話和討論,形成行業共識。 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內領先的科學新媒體,“知識分子”聯合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共同舉辦 “智慧醫療革命:潛力與挑戰” 論壇,邀請業界領袖、技術精英、倫理專家研討當今中國智慧醫療改革的發展機遇,以及在人文、技術、法律、倫理等相關領域的挑戰應對,並進行圓桌對話。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22日上午

活動地點:北京大學醫學部逸夫樓二層報告廳

活動主題: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 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報名

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 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報名

地址示意圖

會議日程

09:00- 09:05 開幕式開場、介紹嘉賓主持人、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波 09:05- 09:15 致辭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擬)

09:15- 09:40 主題演講:AI與醫療的未來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創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

09:40- 10:05 全球智慧醫療領域的AI技術探索騰訊優圖實驗室醫療AI總監|鄭冶楓

10:05- 10:30 智慧醫療前進道路上的倫理思考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叢亞麗

10:30- 11:30 圓桌論壇對話:智慧醫療革命:潛力與挑戰主持人|王海波對話嘉賓|董家鴻、叢亞麗、鄭冶楓 人工智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協助醫療決策的潛力尤其巨大。但是,在實現所謂的“醫療革命”之前,需要解決當前圍繞數據安全,數據質量,人工智能算法的評價、透明度等諸多挑戰。

主持人介紹

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 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報名

王海波

國家人體組織器官移植與醫療大數據中心主任世界衛生組織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特別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 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獲得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化學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多年來致力於利用數據科學協助中國實現符合世衛組織最高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的公平公正的國家器官分配與共享體系,現任國際移植協會(TTS)倫理委員會委員和駐伊斯坦布爾宣言監管組織(DICG)常務委員,世界衛生組織人體器官組織捐獻與移植特別委員會委員。 創建和主持了多項基於真實世界(Real-world)醫學大數據的政策與臨床研究, 側重國家醫療政策、醫院管理、器官捐獻與移植、慢性病管理等領域,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和英國醫學雜誌(BMJ)等頂級國際期刊。 演講嘉賓介紹

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 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報名

董家鴻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創院院長法國國家外科科學院外籍榮譽院士美國外科協會榮譽院士歐洲外科協會榮譽院士國際消化外科學會(ISDS)執行委員會委員國際消化腫瘤醫師協會(IASG)外科分會主席國際肝膽胰協會(IHPBA)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肝臟移植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委員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委員

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 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報名

叢亞麗

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倫理與法律系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有醫學倫理學、臨床研究倫理與受試者保護體系、公共衛生倫理和醫師職業精神建設。在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Hastings Center Report、《醫學與哲學》、《中國醫學倫理學》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幾十篇。

智慧醫療:潛力與挑戰論壇 | 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報名

鄭冶楓

騰訊優圖實驗室醫療AI總監 馬里蘭大學電子計算機工程系博士 騰訊優圖實驗室醫療AI科學家,擁有馬里蘭大學電子計算機工程系博士學位。鄭冶楓博士曾就職西門子美國研究院從事智能醫學影像分析,專注於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上的應用研究。任職期間,鄭冶楓博士發明了投影空間學習法,用於醫學影像中器官的快速檢測與分割,並於2011年獲得美國專利授權。投影空間學習法不僅被廣泛應用於西門子的醫療產品中,也被授權給西門子的多個戰略合作伙伴。該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心臟功能分析、左心房心律不齊手術導航、主動脈瓣膜置換(TAVI)手術導航系統中。 鄭冶楓博士至今共出版學術專著3本,在行業頂尖雜誌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0多篇,被引用4000多次。共有將近70個美國專利申請和授權;很多專利也同時在多個國家(包括中國,德國,日本)獲授權。目前,鄭冶楓博士還兼任IEEE 生物醫學信息雜誌副主編(影響力因子3.45),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高級會員,以及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的會士(Fellow)。

主辦方

“知識分子” (微信號:

The-Intellectual) 是當今中國領先的科學新媒體,成立於 2015 年 9 月 18 日,由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清華大學教授魯白、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謝宇三位學者聯合創立並出任主編。“知識分子”致力於關注科學、人文、思想,目前全平臺用戶超過350萬,2018年全網傳播率超過9億。我們將兼容幷包、時刻為渴望知識、獨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類知識、共析現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國。

科學精神中國行:適逢 “賽先生” 誕生100週年,國內學術媒體領先品牌“知識分子”和“賽先生”聯合發起並主辦 “科學精神中國行”,傾心打造成為年度重大公益性科學傳播活動。圍繞科學精神相關主題,“科學精神中國行” 將在全國多個高校和科技場館舉行,該系列活動匯聚知識界精英,以傳播科學前沿新知,弘揚科學精神,傳播最新科學思想,構建新型科學文化為己任,旨在為科學與社會搭建跨界溝通的橋樑,讓科學走近青年學子,走向社會大眾。

聯合主辦方

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

www.nihds.pku.edu.cn):成立於2018年4月28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大學與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共同建立。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以我國豐富的健康醫療數據資源為基礎,以北京大學綜合優勢為依託,以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為發展方向,發揮國家高端智庫功能,在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的戰略規劃、資源管理、倫理法律、標準規範、核心技術、平臺打造、示範應用和人才隊伍等方面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科研中心與實踐高地。

戰略合作伙伴

騰訊騰雲智庫(Tenyun Think Tank)成立於2011年12月,是騰訊旗下一家社會科學基礎研究機構,致力於連接和支持外部專家與機構,推進與互聯網——特別是社交網絡相關的跨界基礎研究。騰雲智庫以互聯網和人為核心,關注科技、社會、文化與人之間的關係,關注互聯網和技術進步對社會文化、社會形態、社會組織和社會行為的影響,並希望以研究為指引,推動行動方案的產生與實踐。科技正在越來越深地改變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作為騰訊探索前沿科技與文化思想的一扇窗口,騰雲智庫希望推動科技與人文的融合,通過數據和其它支持,彙集全球優秀學者從事互聯網相關基礎研究和實驗,讓科技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服務。“以連接集聚創新,以研究推動行動與改變”,這是騰雲智庫的宗旨與使命。

智識學研社(Intellectual Commune)全稱為北京市海淀區智識前沿科技促進中心,非營利性社會服務組織,成立於2019年7月30日,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前院長錢穎一,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饒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三位頂級學者發起,旨在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推動科學進步。主要開展前沿科學和交叉科學相關的學術研究、學術交流、科技傳播、跨界交流、專業培訓與科技信息服務。通過民間力量和公益力量推動科學家更多面向社會,加強科學與公眾之間的溝通,在社會問題上發出科學聲音,在公共政策中提供專業判斷,幫助中國提升科學教育水平,幫助推進科學、技術與創新。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