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5周年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

已从漕运之河迈入文化之河

继续滋养着沿线的运河儿女

京杭大运河江苏高邮段是京杭大运河的一小段,也是邗沟或里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邮人的母亲河。她北起高邮、宝应交界的子婴闸,南至江都、高邮交界的三十里铺,全长43.43公里。

运河水浇灌高邮及里下河一带万顷良田,同时运河决口也曾给高邮造成无数次深重的灾难,里下河一带人民除了开凿和修浚大运河,还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保护大运河遗产,推进大运河水系治理,守护大运河生态,传承大运河文化。

记者整理出部分今昔图片进行对比

展现京杭大运河高邮段发生的

巨大变化和取得的喜人成果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江苏高邮申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时,在高邮明清运河东堤发现了1951年淮河局建运河堤工程碑记。王林山 2013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1957年高邮运河临城段拓浚时,高邮镇国寺塔处在拓宽范围内,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 周恩来总理在审批方案时特批:让道保塔。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唐代古塔。如今镇国寺已成为新时期高邮闪亮的对外“文化名片”。王林山 2019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1956年、1984年,高邮大运河段先后进行了两次新运河扩建。图为1984年万名民工在高邮运河临城段进行第二次拓浚场景。王林山 1984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1956年、1984年大运河高邮段拓宽,新筑高邮界首镇南四里铺至高邮城镇国寺塔运河东堤,筑新东堤26.5公里,,由此形成了京杭大运河独一无二的“一湖两河三堤”。王林山 2017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解放初期,建设在大运河东堤上的老淮扬公路是当时唯一一条与外界相通的公路。王林山 1989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如今老淮扬公路不再是单一小道,也不再是唯一一条与外界相通的公路。高邮形成了“七纵八横”的路网框架,不仅有高速公路而且将在2020年建成高铁。王林山 2018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高邮古运河,这里荒无人烟。王林山 1979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如今,一条璀璨的大运河高邮段文化带正在逐步形成。王林山 2019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高邮老船闸始建于1986年,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350万吨。王林山 1988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2016年,高邮运东船闸完成扩容改造,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7千万吨。王林山 2018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1991年7月,高邮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王林山 1991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近年来,高邮加大对高邮湖大运河西堤的建设,为当地渔民建了避风港。王林山 2019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1991年7月的特大洪水已危及到运河西堤,当时抗洪大军只能乘船运送物资和人员。王林山 1991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2018年4月,高邮界首运河大桥通车,成为湖区人民的一条安全通道。王林山 2018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运河西堤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王林山 2012年 摄

今昔对比,光影见证大运河高邮段的蝶变

申遗成功后,大运河西堤和高邮湖两堤都建起了绿色历史文化带。王林山 2016年 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