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漏洞!魯能青訓留不住人,球員屢被挖牆腳,不勞而獲成主流

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別忘了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方便下次閱讀哦!

眾所周知魯能的青訓一直可以稱之為國內最好的,為國家輸送了眾多人才,做出的貢獻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前段時間魯能獲得了年度青訓學院獎。細數魯能這些年取得的成績,為中超聯賽輸送了眾多球員,總的來說超一成的球員都是來自魯能。

政策漏洞!魯能青訓留不住人,球員屢被挖牆腳,不勞而獲成主流

政策漏洞!魯能青訓留不住人,球員屢被挖牆腳,不勞而獲成主流

魯能俱樂部所創造的榮耀雖多,但是不得不說在這背後還是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在去年魯能接連發聲明要求球員限期歸隊。閻子冉、胡焜、高文奎、詹雙雷四名小將不顧魯能的合約,在家長的帶領下違約出走,這對於魯能足校來說是很大的損失,詹雙雷更是私自與西甲簽約,費盡心血培養出來的球員,被各種挖牆腳、甚至毀約,也使得魯能苦不堪言。

政策漏洞!魯能青訓留不住人,球員屢被挖牆腳,不勞而獲成主流

之所以小球員們有這樣的做法,就是因為有先例,利用這樣的方式鍍金求發展。韋世豪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韋世豪曾經在魯能足校待了八年,但是卻被利益誘惑出國深造鍍金,轉而回國加入其他俱樂部獲得高薪,由於沒有保護政策,因此只能看著人才的流失。而這樣的做法也促使越來越多的球員走這樣快速鍍金賺錢的辦法。

對於這樣的做法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些小球員們是“白眼狼”,不懂得感恩,但是更有人表示說不能這樣“道德綁架”,雖然被培養出來足校的功勞很大,但是完全沒必要控制球員的去留,球員應該有自主選擇權來選擇去留。

政策漏洞!魯能青訓留不住人,球員屢被挖牆腳,不勞而獲成主流

政策漏洞!魯能青訓留不住人,球員屢被挖牆腳,不勞而獲成主流

做好青訓需要的投入太大了,不僅是金錢物資的投入,更需要悉心的選拔與培養,花費的人力和物力非常之大,風險也非常的高,相比之下高薪挖牆腳好像來的更划算一些,所以大多俱樂部都想著能坐享其成,不勞而獲成了主流的做法,並不想腳踏實地並且耐心的搞青訓,因此對於魯能這種實實在在搞青訓的俱樂部來說就非常吃虧了。

雖說俱樂部不能強制限制球員的去留,但是還是應該制定一系列的保護政策,剷掉那些只想著吃現成的俱樂部的心思,這樣才能各俱樂部競爭發展,共同搞起青訓,否則就算魯能青訓做的再好,也難以把整體帶動起來,畢竟單個俱樂部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真的有提升,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花費心思去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