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朗桃源:舒適宜居宜遊美麗富足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等你來

麥朗村是一個搬遷村。“舊村位於山裡,就像是被遺忘在山溝裡的村落,跟外界沒什麼接觸,村民們也主要是以農耕和畜牧業為主。每到雨季容易發生洪澇災害,農田被淹,嚴重時還會造成房屋坍塌。”談及舊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其美多吉說。

2015年8月正是在遭受了一場水災後,米林縣委縣政府專門派了一個工作組來麥朗村進行調研,瞭解村民意願,決定新建村落,整體搬遷。經過工作組周密的調研和論證,最終把新村的地址選在了現在的地方,這裡地勢開闊、平坦,旅遊區位優勢明顯。離舊村其實也不是太遠。2017年5月,政府投資2274.72萬元(佔總投資的60%),群眾自籌資金325.28萬元,麥朗村小康村建設項目正式實施。

麥朗村小康村建設,堅持生態建設理念,按照“經濟、適用、宜居”的原則,為全村20戶村民建設了嶄新的民族特色房屋,並以古桃、柳樹等穿插栽種,提升全村綠化美化,新建生態圍牆,並對房前屋後進行合理安排佈局,項目於2018年底初步竣工。目前村民們還沒有完全搬遷過來,其美多吉說要爭取在11月左右搬遷完畢。

搬遷之後如何發展是麥朗村面臨的課題。麥朗村位於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交通要道旁,是大峽谷北岸的門戶,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區位優勢。村黨支部本著集思廣益的原則,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決定在全村打造生態旅遊體驗區,依託本村優越的區位優勢,打造“好山、好水、好空氣;原汁、原味、原生態”的生態旅遊。“要將自然環境保護和利用結合起來;將村莊建設與藍天白雲、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有效融合;將生態環保、民族風情、濃厚的文化內涵有機結合起來。”其美多吉說。

“自駕遊”、“團體遊”成為了近年來西藏旅遊的熱詞。位於川藏公路沿線的林芝市以其優美的風景和底蘊成為遊客的不二選擇。而住在民宿,零距離接觸民生,瞭解當地風土人情,則是遊客選擇民宿的不二理由。“每年去大峽谷的遊客特別多,我們村剛建成,就有遊客過來詢問投宿。”其美多吉說。“農房變客房,村莊變景區”,大力發展家庭旅館、民宿客棧成為麥朗發展旅遊的第一個切入口。他們決定從20戶新建房屋中每戶選取2間房屋,作為村集體經濟家庭旅館來發展。

“我們村的集體家庭旅館現在正處於裝修階段,我們準備按照國家出資裝修的賓館模板進行裝修,爭取在今年冬季全部完工,待到來年春天桃花盛開的時候對外營業。”其美多吉說。麥朗村還將積極開展培訓,組織村民學習旅館經營、服務、廚藝技能,爭取把村集體家庭旅館經營好,並逐漸壯大規模。

提及春天的麥朗村,真是個小桃花源。桃花燦爛綻放,粉嫩色暈染了整個村莊,阡陌農田其中;每家每戶房子的綠籬都由紅葉石楠樹做成,濃厚的鄉土氣息令人愉悅。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與陶翁的桃花源可媲美,不同的是,麥朗桃源,則是山河壯麗中的一秀美,依雅魯藏布江,靠大峽谷,在峽谷可遠觀南迦巴瓦峰,圍繞麥朗的都是大氣磅礴之美。這桃源之中,有“蘋果園”,在米林縣政府的支持下,他們還在雅江沿岸種植了優質蘋果苗300畝,打造優質水果基地,發展以“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為重點的庭院經濟,拓寬農牧民群眾增收渠道。確實,有了好山、好水的萬般滋潤,這裡的蘋果不一樣地好吃,附近漫山遍野生長的野生桃子味道也甜美極了。

每年春天雅江潮退,在麥朗村會形成一道長長的河岸沙灘線,也是妙不可言。“我們已經申報了沙灘摩托車等旅遊體驗項目。要組建村級文藝隊,傳承發展鍋莊等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為旅遊經濟提供文化底蘊支持,更好服務遊客;還要種植其他果樹,在舊村我們還要繼續發展養殖業,爭取兩手都抓好,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其美多吉滿懷信心地說。

工布地區的神話傳說多涉及蓮花生,他的“足跡”遍佈工布地區。麥朗,藏語意為“祈禱”,民間傳說蓮花生大師在這裡祈禱而得名。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麥朗,是一個美麗、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嶄新村莊。而一個更加“舒適、宜居、宜遊、美麗、富足”的西藏新農村新麥朗,即將在世人面前徐徐展開畫卷,那才是真正屬於麥朗自己的動人故事。

初秋的林芝,細雨綿綿,寬闊的米派公路沿著雅魯藏布江畔,一直延伸到雅魯藏布大峽谷。“天河兩岸看西藏”新媒體採訪組一行來到位於雅魯藏布大峽谷入口處的派鎮麥朗村,距米林縣城98公里,平均海拔2950米。雅魯藏布江就在村前流淌,遠山雨霧繚繞,背靠的後山上,遍佈野生桃樹和林木。風景獨特的麥朗村中,坐落著一排排整潔漂亮、綠籬圍繞的藏式房屋,與美景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