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雜談:課堂學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線標準的震攝。

上學期期末,新入伍的女老師教六年級,反饋課堂越來越亂,學生都不聽她的話,上課更是各做各的。

我便去她的班級上一節課,卻發現紀律出奇的好,學生聽的很認真,新老師以為是我上的好,一直請教經驗。

其實一線教學的老師都知道,這很正常,不是我的教學水平高,你去上課也一樣。原因請往下看便知………

目前學校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學生不肯學,而不是老師不肯教。對此老師更多的是無奈,其實這就是規則的問題,違反規則必須承擔後果,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教育雜談:課堂學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線標準的震攝。

一線的老師必定都清楚,一個班級紀律會管不下去,時間點一定是教了半期以後,或是第二個學期。

再吵的班級,搗亂學生再多的班級,教師期初走入班級,秩序一定都很好,紀律也必定是良好的。

如同公開課,陌生的老師去陌生的班級,再加上學生離開原有的班級,後排座著一排排的聽課老師。

若你是原班級的老師,你一定會奇怪,學生上公開課時不僅表現好,紀律也是出奇的好。

當然,這也是很多不在一線教學的專家所看到的課堂,他們自己沒有在一線教學,看到每次公開課的學生都是這樣,必然以為常態化的課堂也是如此,才會有了很多研究教師怎麼“教”的各種論文成果,卻很少有實際反應學生不學方便的研究成果。

為什麼學生也會如此善於“表演”呢?其根源來自於對違反規則的後果,面對陌生老師,學生遵守規則來源於對後果的未知。

這也就是為什麼上公開課的老師僅上一節課,學生紀律會出奇規範的原因,也是期初新老師走入班級,班級紀律一定好的原因!

其實真正一線的課堂絕非如此!

那是學生與老師鬥智鬥勇,此消彼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便是違反規則所需承擔的後果,決定了未來班級的紀律與規則底線!

教育雜談:課堂學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線標準的震攝。

如上文所述,期初新老師進入班級,學生必然規範,中小學生行為規範在此時所有學生都明白,也都遵守規則,來源於對後果的未知。

很多老師、班主任通常都會在第一節課,規定自己課堂的規範,還有班規,當然一定有違反規定的懲戒措施。

一線老師必然發現,此時,學生都盯著老師,生怕錯過一點點的細節。你可能以為,我今年很幸運,接手了一個班風良好的班級。

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

隨後的教學,你就會發現,慢慢的有學生在違反規定,而其餘學生都在等待老師按規則處理,也在期待著觀望後果。

此時教師處理可謂是“一不小心,便是粉身碎骨”!

學生對期初教師的規定有超強的記憶,有的老師早就忘了自己期初的規定,隨意處理,不了了之。

造成的結果必然是,同樣違反規定學生越來越多,最後讓教師疲於奔命,苦無良策,隨之必然是班級管理的混亂。

比如學生不完成作業,一個班級50多個學生,一兩個沒交作業,看似小事,可對學生管理卻是“大事”。

所有學生都在觀望教師的底線在哪裡?

有的老師能始終如一的根據期初規定處理,同樣違反規定的學生不多,但同一學生可能過幾天又犯相同的錯誤。

這就是底線教育了,學生在逼教師底線,其餘學生觀望,沒有更嚴厲的措施,最終規則會被踐踏!

由此也就造成了不少老師,到期末發現班級的幾個“刺頭”管不下去了,其他學生也對老師的話愛理不理。

隨之還能有良好的教學質量?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教育雜談:課堂學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線標準的震攝。

通常我們把這責任歸結於老師,認為老師管教不嚴,實際是教師缺少執行“事不過三”的底線標準。

城市小學我不知道,不瞎說。

但農村小學通常每個班必定有幾個特別的學生,可以稱之為“刺頭”。往往都是留守兒童,家庭沒人管,學校教師對學生一再犯相同錯誤,無能為力。

而一旦這種底線被學生突破,往往隨之而來的是:如“傳染病”一般的全班蔓延,違反規定的學生越來越多。

學生思維很簡單,他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這便是真正的一線課堂。師生一直都是在“鬥智鬥勇”“此消彼長”的過程。

教學質量的好與壞,就看師生“鬥智鬥勇”的結果,也可以說是誰佔據了主導。“事不過三”的底線標準太重要了,只是教師手中缺少執行底線標準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