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行為裡,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真實的信仰》裡有一句話:

一個人的素養跟內涵往往會在生活中不經意體現。

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最容易體現一個人真正的修養。

1

與人交往,不越界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遇見過這樣的人:

自以為和別人關係好,說話沒有分寸,總是不顧及別人感受讓人出糗。

殊不知,這樣越界的行為,正在暴露自己的修養。

正如三毛說的那句話一樣:

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失;自以為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三種行為裡,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宋朝時期,張詠和寇準是交情很好的朋友。

張詠得知寇準當上了宰相,十分為他高興。

寇準雖然是個很好的人才,但是在學問上卻還是有所欠缺。

碰巧時隔不久,寇準在陝西辦事,而張詠剛好路過這裡,於是受到寇準的盛情招待。

老友相聚,格外高興,張詠正好可以找一個機會,勸說他要多讀書。

兩人臨別時,寇準親自送張詠到郊外,並問道:“您有什麼臨別贈言?”

張詠本想直接勸寇準多讀書,但是仔細一想,寇準現在已經是堂堂的宰相,怎麼可以沒分寸當面說他沒學問呢?

他沉思了一會,對寇準說:“《霍光傳》不可不讀。”

寇準一時間沒有明白這話的意思。

他回到家,趕緊找出《霍光傳》,當他讀到“光不學無術”時,頓時明白了張詠的意思:

“這大概就是張詠要對我說的話啊。”

《弟子規》有言:“人有短,切莫揭。

別人有短處,一定不要揭露出來。

周國平也說過:“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而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即使是再好的關係,也要把握好相處中的距離,切莫隨意越界。

三種行為裡,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2

遇到尷尬,不點破

生活中,總有些人全然不顧他人感受,喜歡一吐為快。

有時候,說得太多,矛盾反而更多。

《荀子·非十二子》裡寫道:

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說話說得恰當,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

不該說話的時候沉默的恰當,也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

看破別人往往不難,難得是看破後的不說破,做到體諒人心,設身處地顧及他人的感受。

漢武帝時期,有個叫田蚡的丞相。

他本身雖然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卻又特別喜歡在人前顯擺。

有一次,被將軍灌夫當著田蚡的面罵道:“你算個什麼東西,不就是靠阿諛奉承才有今天的嗎?有什麼好炫耀的。”

田蚡十分生氣,跑去找自己的同僚訴說自己被輕視的憤怒之情。

三種行為裡,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徐衝十分清楚田蚡的為人,但礙於情面不好當面說破。


只好隱晦地勸說道:“只要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夠好,就不怕他人說三道四。”

徐衝在既維護田蚡的面子的前提下,又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建議,讓田蚡欣然接受,避免了尷尬的局面。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說那些令人尷尬,沒有意義的話。

真正有修養的人,都懂得給自己一點沉默的時間,思考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3

遇到質疑,不爭辯

莊子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不能和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侷限,沒有見過大海;

不能和夏日之蟲談論冰雪,因為四時不同,它無法體驗。

富蘭克林說過:

如果你有競爭力,喜歡和別人爭辯,為了好玩而駁倒別人,你可能會贏得暫時的勝利,但是這次勝利的意義,毫無價值,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青睞。

三種行為裡,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記得《莊子》裡有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叫士成綺的人,因為聽說老子是個聖人,特意不遠千里前來拜訪。

誰知見到老子,他卻沒禮貌說道:“我一心希望能見到先生,可我看你一點都不像是聖人的樣子啊。”

老子聽後並沒有與他辯解。

第二天,士成綺再去見老子,說他回去反思後,為昨日的言語傷人感到很愧疚。

老子並沒有因為昨日的事情而對他有所偏見,士成綺十分動容。

老子說:“作為一個巧智神聖的人,你對我說的這些話影響不了我。”

遇到質疑從容淡定,不爭一時之長短,不僅體現老子的胸襟和氣度,更體現他良好的修養。

有些話只能說給懂的人聽。懂的人,不需要辯解,不懂的人,爭辯也沒用。

正如李敖曾經說的:

“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載,有什麼值得我們浪費時間和精力,向不理解自己的人去爭辯呢?

三種行為裡,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有句話是:言行即修養。

這三種行為裡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與人交往不越界,做事有分寸感的人,一定是個有修養的人;

看破別人的短處,而不點破讓人尷尬,懂得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感受,是一個人不可多得的修養;

遇到質疑不急於辯駁,沉著冷靜,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