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長安道》上映之後,很多人都衝著主創陣容走進了電影院,本人也不例外!


電影由李駿執導,範偉、宋洋、陳數、焦俊豔主演,故事改編自海巖的小說《長安盜》,講述了緝毒警察趙紅雨(焦俊豔 飾),為了參與一起文物盜竊案,在同僚邵寬城(宋洋 飾)的掩護下,臥底在多年未見的生父萬正綱(範偉 飾)身邊,調查他的現任妻子林白玉(陳數 飾)的故事。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其中影片中涉及的文物盜竊案還是真實案件,這樣的陣容+題材就很難讓人不期待!

走進電影院後會發現這還不是一部簡單的懸疑犯罪片。電影一開始,大銀幕上的字幕就透露了一個信息——“故事取材自真實案件,但其中的人物全部進行了藝術化處理。”

它的懸念之處也不是所謂的真實盜墓案,而是開場就已告知觀眾的“趙紅雨之死”。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下文劇透有兇手是誰!介意請划走————

電影開場的幾分鐘,萬正綱抱著渾身是血的女兒趙紅雨狂奔到醫院,一臉絕望無助地對著醫生大喊:“救救我女兒。”狠狠抓住了觀眾的心。

那麼“趙紅雨是怎麼死的?”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而趙紅雨的親生父親萬正綱是唯一犯罪現場的目擊者,他口中的真相,又是否值得相信?這個疑問從一開始就留在觀眾心中。

接著畫面一轉回到了故事的起點。趙紅雨原本是一名緝毒警察,為了協助調查一起文物盜竊案,她以一個剛出獄的不良少女身份回到了十多年沒見的親生父親萬正綱身邊。

這次充當臥底的重要任務就是調查萬正綱的現任妻子林白玉。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林白玉是一個將慾望和野心寫在臉上的狠角色,當年萬正綱因為她拋妻棄女,隨後幾十年靠吃她的“軟飯”,獲得了足夠高的社會聲望和地位。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趙紅雨和林白玉第一次見面就劍拔弩張,互相看不上。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林白玉又和文物盜竊案嫌疑人林濤之間也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因此成為破案的關鍵。

在趙紅雨默默蒐集證據的同時,萬正綱在知曉林白玉偷情之後決心報復,他表面答應林白玉,願意與林濤合作為他提供文物賣家的資源,暗地裡串通警察,要將這對“狗男女”一起送進監獄。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最終警察成功抓住了盜墓團伙和嫌疑人林濤,但案件卻又出現了反轉,林白玉失蹤,而那件唐代石槨也同樣不知所蹤……
與此同時,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趙紅雨對父親萬正綱的仇恨逐漸化解,彼此都想要重拾這段失落已久的父女情,可林白玉又再次出現攪局讓悲劇發生。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觀眾最後會發現,最開始哭得一臉絕望的父親萬正綱,竟然是造成趙紅雨死亡的兇手。

——————劇透結束——————

兇手身份固然令人意外,可必須要說的是電影最後三十分鐘出現的大反轉仍值得一看。萬正綱精心編織的謊言被一一揭穿,各個人物之間的情感濃度達到峰值,每個人物都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用“一出好戲”來形容也不為過。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不難發現其實父女相愛相殺才是整個故事的核心,電影最終也通過這對父女的情感糾葛將觀眾的思緒帶入到每個人物的“意難平”中。
角色所涉及到的中產階級的情感裂變、知識分子的虛偽、原生家庭的隔閡矛盾等等元素,都遠遠超過一部懸疑片的侷限。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它不是一部純粹的商業懸疑題材,導演顯然也沒有將它定位成類型片的意思,它給予觀眾可思考的空間很大,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以懸疑的手法去試探人性的尺度。

人性問題很複雜,三言兩語或一個故事根本無法解釋清楚,可要理解起來卻很簡單,只要有參照就夠了,這部電影的參照系就是主角萬正綱。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還記得電影上映當天,#範偉演活了渣男#就出現了熱搜榜上,令人不免好奇角色到底有多渣?

看了電影后我想說的是,雖然這個話題本意是在讚美範偉老師的表演,可迴歸到人物本身,“渣”這個形容就顯得太草率和輕浮。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萬正綱這個角色很有諷刺意味,他是典型的中國式知識分子精英,外人看來他是文質彬彬的大學教授,痴迷學術,兩袖清風,有自己的講壇節目,還有一名美豔嬌妻林白玉,是一個世俗意義上成功的中年男人。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一方面他對十幾年後重新相認的女兒趙紅雨滿懷虧欠,願盡一切努力去補償。另一方面當這份愛與自己所愛惜的名望有了衝突,他又果斷選擇了後者。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固然他對女兒的愛一片真心,可當得知女兒真正身份是警察之後,他無情地“見死不救”,甚至還假裝無辜,將自己視為被“全世界欺騙”的可憐人。

他最後對著趙紅雨所說的那句“爸爸現在一無所有了,就剩點尊嚴和形象了。”完全扔掉了知識分子最後的遮羞布,露出赤裸裸的人性之惡。

如果林白玉沒有出軌,讓他男人的尊嚴掃地;如果女兒還是一隻待被拯救的迷途羔羊,不是所謂的正義使者……如果波瀾不驚的生活可以讓他一直維持體面,那麼他的虛偽假面將永遠不會被揭穿。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這就是萬正綱“盜亦有道”,也是他們那一代知識分子共有的劣根性——虛偽、自私、傲慢、自大等等,他們活在一種自我營造的優越感之中,把這些人性弱點隱藏在所謂“精英教育”的良好素養下。

不得不說範偉老師的演技也的確成就了萬正綱這個角色,將一個表面謙謙有禮,與世無爭,骨子裡卻住著帝王將相,唯我獨尊的知識分子刻畫得非常真實飽滿,讓這個人物變得可恨又可嘆!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可萬正綱這個核心人物所帶來關於人性的思考,不僅是範偉老師一個人的作用,在觀影中還有另一個比較驚喜的感受是,片中女性角色也跳出了依附男性的固定框架,有了鮮明的個性化表達。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當女人不再迷戀情感,追逐權利和慾望,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時,她們身上所散發的魅力更甚。電影中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中國歷史是一部男人的歷史,而女人是男人的鏡子和引子,所以女人也是歷史的鏡子和引子。“

林白玉和趙紅雨這兩個女性角色,分別成為了促成萬正綱墮落的“因”和“果”,林白玉出軌是因,女兒身死是果。

拋開萬正綱這個人物,她們也各自有著難斷的”意難平”,林白玉渴望名利而不得,為之瘋狂。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趙紅雨追求正義而身死,亦無悔。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這些都是讓人物變得更鮮活生動的地方,也因此襯得萬正綱的“惡”更有人味。

導演李駿在採訪中說過“我倒不是說特別喜歡拍懸疑片,只是類似這樣的故事,會讓人物接近一個更為極致的情感世界。而我比較喜歡看的是,人性在極致時刻的表現。”。


《長安道》:範偉老師演得不是渣,是惡

我想,正是主創演員們對每個人物有血有肉的、豐滿立體的表達才使得這部電影在向內挖掘人性的層面上做得如此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