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飲食要注意這4點,保護肝臟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目前已證實營養療法可降低肝硬化患者特別是營養不良患者的病殘率及死亡率。得肝硬化後,想要完全逆轉很難。但在科學治療、護理的前提下,並非100%不可能。尤其是飲食,飲食得當,會為肝臟自我修復提供堅實的基礎。那麼肝硬化患者該怎麼吃呢?

肝硬化患者,飲食要注意這4點,保護肝臟

1. 食譜應多樣化,講究色美味香及軟爛可口易消化。以清淡為主,不要暴飲暴食,少吃多餐,適當的多些含維生素比較多的食物,比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嚴禁吃辛辣、刺激、黴變、生冷等食品,以防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病情的恢復。

2. 要有足夠的熱量。充足的熱量可減少對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肝臟負擔,有利於組織蛋白的合成。肝硬化患者每日食物熱量以1800-2000千卡較為適宜。按體重計,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熱量30千卡。還要有適量的蛋白質:一般每日供給100-120克。血漿蛋白減少時,則需大量補充蛋白質,每日每千克體重可供1.5-2克。

肝硬化患者,飲食要注意這4點,保護肝臟

3. 要有全面而豐富的維生素。B 族維生素對促進消化、保護肝臟和防止脂肪肝有重要生理作用。平時可多吃點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 C 可促進新陳代謝並具有解毒功能。脂溶性維生素 A、D、E 對肝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需注意的是,要防止粗糙多纖維食物損傷食道靜脈,引起大出血。

肝硬化患者,飲食要注意這4點,保護肝臟

4. 適量的蛋白質。較高的蛋白飲食對保護肝細胞、修復已損壞的肝細胞有重要意義。當血漿蛋白過低引起腹水和水腫時,可增加蛋白量。沒有併發症的肝硬化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 1~1.5 g/(kg·d),營養不良者蛋白質攝入量為 1~1.8 g/(kg·d)。

肝硬化病人攝入蛋白質過多易致肝昏迷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基本“建材”。蛋白質充足對於保護肝細胞、修復已損壞的肝細胞都有重要意義。對大多數人來說,健康的飲食10%~20%的熱量由蛋白質供應,一般來講,成人每日每千克體重可給1~1.5克蛋白質。肝硬化患者補充蛋白質的量,應根據蛋白質的缺乏程度及病情決定,不可一次大量攝入蛋白質,而應分次小量食用。

肝硬化患者,飲食要注意這4點,保護肝臟

肝臟就像一個大的化工廠,負責各種物質的合成、分解、代謝和解毒。人們吃進去的植物、動物蛋白在腸道內被分解成各種氨基酸後,在肝臟裡合成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然而,有些氨基酸對機體是有害的,也要在肝臟內解毒清除。

如果肝硬化病人一日三餐吃進去的蛋白質總量超過了每天每公斤體重1~1.5克的限度,就會有副作用。過量的蛋白質在體內產生過多的氨,肝臟不能將其轉化為無毒物質排出,最終結果是導致肝昏迷。

大家可以私信回覆:糖尿病,加入我們糖尿病管理群,獲取更多專業的糖尿病等健康知識指導,學習糖尿病管理與腸道菌群調養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