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遭遇,都有因果

一切都在因果中!

現實生活中的所有幸福與痛苦,都不是鬼神的安排,也不是無因無緣,而是由因產生的果,這叫因果。

我們所做一件事,所說一句話,甚至所動一個念頭,都是種因。隨其善惡的性質和份量,都有恰如其分的果在後面,遲早總要受報。

古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善因得福果,種惡因得苦果。

01

因果,誰也逃脫不了

咱們做一件事,這個是因,這個因一定要結果,現在結、未來結,永遠是要結的,誰也逃脫不了。

幾年前,舅母去世,不是死在家裡,而是死在縣城一家衛浴店裡。

當舅母的遺體運回村裡時,家族長輩兇狠地責罵表哥不孝。

特別是滿腹才華的堂三舅母,哭訴舅母可憐,句句泣血,痛訴表哥不孝,刀刀見肉。

在眾人的責罵聲中,小表哥以頭搶地,用頭撞棺,竟以死相拼……

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舅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顧,兩位表哥以半年為週期,輪流照顧。

小表哥在縣城做衛浴生意,自家三室一廳的套房,兒女各住一間,自己夫婦住一間。

自然就沒有舅母住的地方,小表哥就在衛浴店後面靠窗戶的位置,用木板隔一個床的位置,讓他母親住在裡面。

有次我去看望舅母,看到她住的地方,心中甚是不忍。

想想晚上店鐵閘門拉下,舅母就得一直等到第二天開店門,才能出來。

湖南的夏天酷暑難耐,冬天寒冷徹骨,我無法想象舅母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是怎麼熬過來的。

飯是送過來吃,有什麼吃什麼,飯菜涼了,就只能吃冷的。

聽人說:小表哥擔心舅母在店裡影響生意,不准她白天待在店裡,舅母每天就只能在街上游逛。

後來,舅母病了。有天早上,小表哥打開店門,發現舅母已經去世多時。

接著,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舅母去世後,有一天,我同母親談起舅母晚年的不幸遭遇。

突然,母親嘆了口氣,說:“唉!你舅母最終還是沒有逃脫因果。”

我非常驚訝,追問母親這裡面到底有何因果。

所有的遭遇,都有因果

母親說:“40年前,你外婆臥病在床,你舅舅舅母罵你外婆:‘刀不要錢,水不要錢,繩子不要錢,你為什麼不去死啊!’

你外婆躺在床上,嚇得膽戰心驚。

吃的東西,隨隨便便給一口,有給便吃一口,沒給就餓著,涼也好,熱也罷。

臥床幾個月後,你外婆就去世了。”

說到這裡,母親眼中已噙滿了淚水,她嘆了口氣,接著說:

“當時我們也很窮,什麼都沒有,想想你們6兄弟,你當時才3歲多,你弟弟還抱在懷裡。

所以只能由你爸爸白天干完活,晚上走20多里山路去照顧你外婆。”

聽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有時我打電話給小表哥,勸他好生照料他母親。

他幾乎每次都是說:“都80多了,死也死得了!”這同40年前,舅舅舅母罵我外婆,如出一轍啊!

因果業力,真是非人力所能扭轉。在業力的牽引下,即使我們兄弟對小表哥的不孝,協調過,爭吵過,責罵過,最終也是於事無補。

正如《增廣賢文》所說:“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不信但看簷前水,點點滴在舊窩池。”

世間的因果很深、很隱蔽。雖然我們看不見,但它一直都存在。

一報還一報,因果報應,真是絲毫不爽、毫釐不差啊!



所有的遭遇,都有因果

02

因果近在己身,遠在兒孫

因果報應,除了自作自受,各人承當之外,還會報及子孫後代。

人做壞事就會損德和得到業力,祖輩往後代集累的業力,會造成後代的磨難。

有次我回老家,有位老人請我為他寫份報告,申請政府貧困補貼。閒聊之下,瞭解到他家的情況,實在是貧困不堪。

他父親是瘋子,母親與妻子都去世得很早,現在膝下只有一個痴呆的女兒。女婿也是精神病人,還有兩個小外孫,經常要他養活。

可他家過去極為顯赫,他爺爺是地主,當時好幾條壟崗,一眼看得到的地方,都是他家的田地,可謂富甲一方。

他爺爺這麼發達,但名聲卻非常不好。比如有人到他家去借糧食度饑荒,都是讓人第二天再去拿。

當晚將稻穀用水浸泡一個晚上,次日再將泡脹的稻穀溼漉漉地稱給別人。還稻子的時候,只能還曬乾的。

貧窮人家,不借就餓死,明知吃虧,也別無選擇。這般刻薄成家,最後業報現前,招來敗家子。

他家就一個獨生子,就是這位老人的父親,讀私塾讀到20多歲。

哪知他的父親迷上了賭博,將家中財產輸得精光,片瓦不留,一家老小要飯度日。

建國後,因他爺爺當年民憤太大,舊帳重翻,還是被判了死罪。後來他父親發了瘋病,一直在街上及附近鄉村要飯。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當年他爺爺那般刻薄,能想到他的子孫會落到這般田地嗎?

《文昌帝君陰騭文》說: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

《易經》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個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餘福,這個餘福能夠蔭庇子孫;如果造了很多惡事,子孫必定遭殃。

所有的遭遇,都有因果

03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

人遭遇的一切苦果是怎麼來的?

就是過去招感、招記來的。這個記就是世間的因,這個苦就是你這個身心所受的苦果。

因為你起了很多惑,造了很多的業,招記來的自然要受苦,苦就是果了。

因果無處不在,現實生活中一件根本不起眼的事情,或許會導致將來在肉體或精神上的巨大打擊。

人人都不願意面對痛苦,卻在不知不覺之間造作了痛苦的因,而使自己不得不面臨痛苦。

不瞭解因果的人,會說命運不可改造。但佛告訴我們,多行善,不造惡,就能遠離痛苦,獲得幸福。

這一切,與任何神靈、造物主都沒有關係,都掌控在每個人自己的手裡。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聖人是怕因不怕果,所以處處謹小慎微;普通人卻怕果不怕因,做任何事情反而不考慮後果。


一旦遇到痛苦,就想盡一切辦法去逃避,可種子已經播下,因緣已經齊全,又怎能妄想果實不成熟呢?

自然規律原本如此啊!

由業因到果報,由果報到業因,生滅流轉,輪迴不息。人生的苦樂,世運的興衰,都是業因的感應。

所有的遭遇,都有因果

04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虛棄,果無浪得。

正如經文所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一切諸報,皆從業起,一切諸果,皆從因起。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世事無常,因果不昧。


人這一輩子,作死作活,全在自己。

只有深信因果,自覺的止惡行善,不種惡因,廣種善因,才能轉變並消除過去的罪業,培植現在和將來的福德,真正造福於自己,造福於子孫,造福於人類。

望君慎之,行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