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曾国祥这个导演,是宝藏。

作为星二代,他去当导演,没一个人看好它,全然当是玩票。

结果捣腾出一部《七月与安生》。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不但备受肯定,在金马大出风头,还直接把周冬雨和马思纯带飞升。

而现在,他又拍出一部《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口碑比前者更甚,各种讨论这几天疯狂刷屏。

但在讨论中最惹眼的,却并不是夸奖。

而是一个可以让所有创作者,头皮发麻,如临大敌的词——抄 袭

1.

不撒谎,看完《少年的你》后,我很喜欢,还哭了好几次。

但回头看评论我才发现,竟然有不少人在说它抄袭,而且抄的人还是东野圭吾。

“《少年的你》是一部融梗大作,同时抄了《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这让我蒙圈了,我的立场是绝对的反对抄袭,可坐在影院从头看到尾时都没想到这两本书。

只是后来回想时,才觉得小北和陈念的共生关系,有点《白夜行》雪穗和亮司的意思。

看了解释后又意识到“为爱人顶罪”也确实有点像《嫌疑人》。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又去查了原著的故事信息。

确实,有读者细心地罗列了情节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地方不是一处两处。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更有人科普,《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在晋江上连载时,就被规则判定为抄袭。

然而老板为了赚钱,愣生生把规则改了,说它不算抄袭,是“融梗”。

横看竖看,《少年的你》原作小说“抄”的身份,是没得洗的。

只是电影编剧和导演做了合理化改编,可它的身份,又确实是融梗小说改编而来。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这个事有点著名哲学问题,“忒修斯之船”的意思:

一艘船如果被不断地替换零件,直到所有老零件都被替换为新的,那它还是原来那艘船吗?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换到《少年的你》就是:

如果一个电影是融梗小说改编而来,可它却把融梗的部分去掉了,那它还属于融梗的作品吗?

而且,虽然电影不融梗,可电影火了,作者玖月晞还是会毋庸置疑的得到好处。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哪怕没有票房分红,她的名气大了,作品认可度高了。

以后有意向找她作品改编的人,肯定会比现在多上N倍,钱赚的也更多。

那么对于被抄袭的原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对于部分言论表示“好看就行了,抄不抄管那么多干嘛”,我不赞成。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这几年来,在网文界,抄袭问题严重,甚至有一些作者因为被抄退出圈子。

保护原创,是任何一个创作环境都该去努力提供的。

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反对任何一个作品的抄袭行为。

也正因此,许多人都陷入纠结。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我喜欢四字弟弟,可小说融梗啊。”

“电影口碑这么好,可小说融梗啊。”

“我真的好想看,可小说融梗啊。”

于是问题来了:

《少年的你》,看还是不看?

2.

如果将原作抄袭这件事先放一边,《少年的你》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国产片。

论故事,它写实而跌宕,情感真挚动人。

我看首映时,后排的小姐姐哭出猪叫,纸巾用了七八张。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论演技,周冬雨真的开挂,27演17毫无违和感。

陈念不再是她擅长的“鬼马少女”,可她的内敛,懦弱,崩溃,她照样完成的令人赞叹。

易烊千玺也是,作为第一次演戏的偶像,直接被评价:

“将对流量关上的电影大门,用身体再次撞开。”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再论题材,电影讨论的是一个相对而言敏感的社会痛点:

校园暴力

在审查限制下,它最大程度的拍出了霸凌事件的触目惊心。

让人梦回中学,回忆起自己的曾经,或见证的一幕幕往事。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但真真正正让我欣赏,让我愿意为它鼓掌的,

是《少年的你》高明的主题立意,和现实意义

拍校园暴力,它并非独创。

比如几周前,郭敬明就在《演员请就位》中说道: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悲伤逆流成河》是中国第一部校园暴力题材的电影。

的确,它也一直在表现霸凌者的反面形象,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也能让人感同身受。

可为什么《悲伤逆流成河》口碑一般?

因为它仅仅是在表现,只是客观地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情。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像自媒体写新闻一样,把事件一股脑丢给你让你看,仅此而已。

而《少年的你》不只是告诉你校园暴力的发生,更告诉了你,为什么会发生。

这个答案便是:没有一个成年人,真正地理解过孩子。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他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要什么,从未真正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问题少年们父母教育的缺失。

小北自不必说,父亲早逝,母亲年幼抛下他,直接导致他成为街头混混。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而作为反派存在的恶女三人组,在陈念报警导致被找家长后,我们也看到他们各自的家庭问题。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罗婷被父亲当众在学校里暴打,而她,恰恰也是三人中最爱使用武力的一个。

徐渺的母亲直接下跪,向校方委曲求全,而她也是三人中,最懦弱的一个。

虽然父亲没有出现,但可以想象,和罗婷一样,一定是受父权极其强势的压迫的。

至于魏莱,她的母亲价值观和她如出一辙,在得知女儿欺负人后,坦然的表示: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那应该是被欺负的人的问题啊,肯定是因为她们不如魏莱。

你弱你就活该被强者压,这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残酷而不近人情。

而魏莱的爸爸,则对她冷淡无比,所以魏莱才会哭着说“要是她今年再复读,爸爸就不会理她了。”

在魏莱父亲看来,她就像一只股票,只有上涨了才有价值瞧瞧。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在这样价值观极其功利的教育影响下,魏莱终于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一个——心理变态。

毫无负担的霸凌他人,而内心不会有一丝歉疚和不安。

片中唯一相对较好的家长,是陈念的母亲。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虽然这是个失败的女人,做微商被骗也没钱,可她是爱女儿,也关心她的。

可即便是她,也从未真正的站在女儿立场,体会她的感受。

所以即便陈念刚被霸凌完,内心满是疮痍的回到家,她却能完全察觉不到异常。

在女儿打电话表示自己很好的时候,没有一丝怀疑,不知陈念已濒临崩溃。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对于孩子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他们一无所知。

可一无所知的,只有父母吗?

不,是整个成人社会。

3.

在《少年的你》中,还有其他大人角色,像是老师,警察。

可在胡小蝶受霸凌时,老师是什么反应?

像瞎了一般无视,让她好好上课。

陈念被霸凌时,他倒是吼了一嗓子“谁干的?!”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陈念该被打被打,该被欺负被欺负。

没卵用。

如果说老师还算管一管,校方的态度更让人寒心。

片尾撕书的镜头,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走廊全部安了防护网,监狱一般。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然而,这真的能阻止学生轻生吗?

心理崩溃导致的自毁倾向,显然不会靠几根铁栏杆消除。

他们一样会寻死,只是换个地方。

校方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

但说白了,你只要不死在学校里。

又关我什么事呢?

再说三位警察,也各有“特色”。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那位女警察,怀着大肚子,却没有一点同理心。

审讯陈念时,只有咄咄逼人,丝毫不考虑对方感受。

黄觉饰演的老杨,看似通情达理,但你仔细想,他对孩子完全是一种看动物的态度。

他觉得孩子是一群猴,因为是猴,所以行为逻辑和人不同。

这个态度是高高在上的,所以你可以明显感到,他对孩子并没有从心底的同情。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至于郑易,这是唯一一个关心少年,也能平视少年的成年人角色。

他真心实意地想帮助他们,希望尽量理解他们。

然而,其他成年人,有意无意地构建屏障,将他们拒之门外……

从此后,少年们早已收起伸向大人的手,将自己锁在黑暗的屋中。

可这是他们的错吗?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陈念在郑易说要帮她的时候,她表情讽刺,“怎么帮”。

她不是没有试着求助过,可结果都不如人意。

她向母亲求助,母亲毫无察觉。

她向校方和警察求助,可没有实际效果的帮助,她反而变得更惨。

是小混混刘北山真正帮助了她,成为了她的精神依靠。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最后你想让她重新投向大人世界,怎么可能?

明明是你们先让他失望的啊。

表面上看,《少年的你》在抨击校园暴力,那只是热闹的表象,是触目惊心的后果。

舞台后面剑所指的真正对象,是成年人对青少年心理本质的漠视,和自以为是的了解与关心。

他们把孩子和成人,划分得泾渭分明,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无形就出现一层隔膜,成为两个平行世界而无察觉。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仿佛他们虽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却丝毫不会互相影响,完全任由他们野蛮生长自生自灭。

直到那个世界崩塌,成年人才会惊觉:

咦,好好地怎么就崩了呢,明白了,你这小孩有毛病。

电影是生活的写照。

很多人认为《少年的你》夸张,可在我看来,至少对成年人的描写,极其准确。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我们身边的成年人们,又有多理解孩子?

4.

我就曾遭受过霸凌,初高中的时候,被嘲笑过,被欺负过。

但我没有告诉过我的父母,直到毕业后我才十分埋怨地说,你们当年根本不关心我的心理状况。

结果对方的回答是:

我怎么会知道呢!你当时成绩也挺好,身体也没问题啊,我看着你过得挺开心啊!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这正是中国成年人的典型态度,在他们眼中,孩子没有心理健康一说,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所以他们不会焦虑,不会害怕,不会崩溃。

只要成绩好,身体好,吃嘛嘛香,孩子就是好孩子。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也许孩子也会试着和他们交流自己的问题,但我想,多半得到的也只是这样的答复:

“你就该好好读书,老关心那没用的干嘛?”

“这点小事也影响你?”

中国成年人最爱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

从未对孩子有过平等的态度,从出生的那刻起,就迫不及待的关上交流的大门。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小问题。

直到哪天孩子崩溃了,选择了一条绝路,他们才会晃过神来,哭天抢地。

“这好好的孩子,平常一点事儿没有,怎么就走了啊!”

他们永远意识不到,

青春这件事,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这是被霸凌者的故事,而霸凌者的故事,又是另一种糟糕。

有的家庭,会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下级”,完全以权力压制他。

前面说到,魏莱,徐渺,罗婷三个霸凌者,都存在强势父权对其压迫的问题。

在这种典型的家庭中,不存在平等,有的只是上对下的绝对欺压。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上级的话,你只能听着,上级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上级做错了?

上级不会错。

你是下级,你没有任何资格质疑上级。

只有服从,绝对的服从。

这不是家庭的相处模式,是阶级的相处模式。

所以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分裂。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一方面他们对比他们强的人极其懦弱,不会有一丝觉得应该反抗的念头。

因为早已习惯强权的压迫。

另一方面,又对弱者肆无忌惮的欺压,也同样不会有一丝反省,用权力制服弱者的思想早已由父辈,传给了他们。

他们成为受害者,再在学校里当施暴者,最后成年了,再去制造更多新的受害者。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这种阶级式欺压,只体现在学生之间,孩子之间吗?

不。

在公司里,在酒桌上,甚至恋人间,朋友间,这种不平等关系所造成的“霸凌”都在持续发生着。

太多人,同时兼具着受害者与施暴者的双重身份,一边懦弱而愤恨,一边冷酷却无情,而自己全然不知。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最近很多人反省自己,当年校园暴力时,ta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

没有伸出援手,充当了冷漠的旁观者,如果时光重来,一定不会再那样做。

那么请问,不用时光重来,就在当下,有恶性事件发生,你会出手吗?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如果你看到你的同事被老板骚扰,你会冒着工作风险,去阻止,或者揭发吗?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伙强盗拿着刀围着一个女孩,你会想办法帮忙吗?

我相信有的人选择“会”,但恐怕更多人依然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很多人之所以会敢说回到校园,会挺身而出,不过是因为步入成年世界后,

意识到当年对他比天大的校园环境,学生关系,其实也不过如此。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而当真正换成他所处,所在乎的环境,懦弱,逃避,自私,这些劣根并没有任何改变。

校园暴力背后所代表的种种现象,实际是整个社会各种现象的冰山一角。

很遗憾,《少年的你》虽然触及到校园暴力的背后根源,却还是没能挖掘到这更深的一层。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当然这也不能怪它,毕竟如今已经是走在审查的刀刃上,再说多了,也许就没了。

但它能让人因为它意识到这一层,那就足够。

5.

当我写到这的时候,我都能猜到看完前面文章,部分读者打算留下怎样的评论:

“你收钱了对不对!”

“给融梗作品洗地,不要脸!”

“支持抄袭,NMSL。”

“不是反对抄袭么?怎么还夸?”

……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这种评论,相信这几天大家在网上都看到不少。

只要有人表示《少年的你》好看,或者说打算去看《少年的你》。

一定会有人跑出来说,你这是支持抄袭,你应该抵制。

看起来,合乎逻辑。

可大家需要了解这么一个事实:

一部文艺作品它存在是否合理,是否正确,取决于很多复杂的价值之上,而抄袭不抄袭,只是这多重价值中的一条。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我并不是说维护原创不重要,只是有的人不妨回忆下,抵制抄袭作品有很多次,之前难道大家都不赞成吗?

抵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不是一片叫好。

辱骂《爱情公寓》,是不是人人拍手称快?

还有很多很多案例,在抄袭这件事上,我相信几乎没有人不是反对的。

那为何《少年的你》会有这么多支持者?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因为一来,相对于那些真正的抄袭作品,《少年的你》电影借鉴程度,本来就很小。

二来,《少年的你》质量足够优秀,正面积极的影响足够大。

于是其他价值盖过了抄袭的负面,所以才让人判断时犹豫,觉得支持这部电影,也未必是坏事。

支持电影就等于支持抄袭,为什么,就因为作者是玖月晞吗?

可她难道是电影的唯一组成部分吗?

对《少年的你》成功的重要性,掂量下她才占多少啊?

如果因为这样的逻辑而成立。

那电影也是易烊千玺演的,我看《少年的你》,可不可以代表是为了支持有演技的实力流量?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电影又是曾国祥拍的,我看《少年的你》,可不可以代表是为了支持有才华的新人导演?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电影又是讲校园霸凌的,我看《少年的你》,可不可以代表是为了支持这件事被更多人重视,让更多被霸凌的青少年得到关注?

电影还有美术组,摄影组,剪辑组,宣发组,制片组……

从改编到成片上映的过程中,掺杂了多少人真心实意的努力和目标,它早就不是“抄袭”二字就能概括的东西。

当然,我再重复一遍,反抄袭立场是必须的,《少年的你》原作融梗,也是洗不白的黑点。

我想表达的仅仅是:

一个人,完全可以拥有坚决抵制抄袭的立场,却选择去支持电影。

因为就像我说的,那不是它的唯一价值。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我所呼吁的,绝不是洗白抄袭,只是希望所有人,看事情能有一个更加辩证和全面的思维,

这个世界,太多事情是复杂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用非黑即白,非错即对的方式看待。

我们应当反对小说作者用融梗,抄袭的方式创作,这是一切恶的源头。

他们才是敌人。

可当它真的被拍出来后,你不该把责任丢到观众身上,指责看的人就是支持抄袭……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

《少年的你》,看还是不看?

我的答案是,这是一种令人心疼的选择。

如果你因为介意抄袭,觉得它的成功是对原创的打击,可以不看。

但如果你觉得因为它够好,觉得它的社会意义值得鼓励,也可以选择去看。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最后,表达一些真心实意的愿望。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希望我国电影业,文学业愈加成熟,让好作者能够出头。

希望国产类型片多元化开花,像《少年的你》这样敢触碰现实话题的,以后能看到更多。

希望人们,将立场放下,懂得尊重,换位,和友好交流。

毕竟,电影刚刚才告诉我们,因为狭隘和自我,造成了多少悲剧,不是吗?

少年的你,不只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