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供血不足該怎麼辦?

心臟供血不足是經常出現在不同年齡段的疾病診斷,也可以稱為心肌缺血,西醫標準說法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即冠心病。楠醫生從臨床角度告訴大家,發現心臟供血不足,我們該怎麼辦?#健康真相館#

心臟供血不足該怎麼辦?

心臟供血不足典型表現“胸悶、胸痛”

選擇合適的藥物調理

大家在發現心臟供血不足之後,會經常使用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丸,銀杏葉等不同中成藥物予以干預,楠醫生並不反對大家使用,祖國醫學的藥物依然有其自身的優勢,這些藥物主要通過通經活絡,活血化瘀來發揮作用,對於緩解心臟供血不足是輔助作用,我們還需要循證醫學證明並更加可靠的藥物來干預,即主力用藥。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屬於抗血小板藥物,是預防血栓形成的重要藥物,因其價格低廉,療效明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對於大家所擔心的阿司匹林所引起的胃腸道出血,其發生的概率非常低,尤其是我們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這個藥物可以進一步降低對胃腸道的刺激,其出血發生率在臨床來看,是非常低,長期服用是安全有效。

2.他汀類藥物。辛伐他汀是最為經典的他汀類藥,但是目前臨床主流使用藥物是阿託伐他汀鈣或者瑞舒伐他汀鈣。這兩個藥物療效明確,不良反應小,其中對肝功能的損傷可以忽略不計,是大家首選藥物。他汀類藥物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調節血脂的作用外,在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抑制血管內皮炎症反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儘管血脂複查正常,醫生依舊會建議大家繼續服用他汀類藥物,這就是原因所在。

心臟供血不足該怎麼辦?

藥物干預是基礎

針對危險因素進行調理

心肌缺血的產生並不是無緣無故,往往是各種危險因素累積所導致的,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的存在,促使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心臟供血不足的關鍵因素。

1.高脂血症。血脂包含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膽固醇,冠心病患者主要是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指標,必須<1.8mmol/L,才能夠延緩血管當中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2.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是非常高的,但血糖的控制目標水平與冠心病無關,與年齡有關。一般建議6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6mmol/L,餐後2h血糖<8mmol/L。

3.高血壓。通常需要控制目標<140/90mmHg,對於可以耐受的患者,則需要控制低於130/80mmHg,冠心病患者需要關注舒張壓,因為心臟灌注主要是在舒張期,不建議<110/60mmHg。

心臟供血不足該怎麼辦?

危險因素要關注

健康生活方式調理

長期熬夜,勞累,情緒不穩定,吸菸酗酒,肥胖,運動少是導致心臟供血不足發生的重要誘發因素。

1.戒菸限酒,菸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於心血管危害極大,同時對肺功能也會進行性損害,冠心病患者應該立即戒菸,刻不容緩。

2.健康飲食,低脂飲食。減少膽固醇攝入。例如避免食用蛋黃,蟹黃以及其它高膽固醇含量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需要低糖飲食,高血壓患者需要低鹽飲食,綜合考慮自己危險因素,做到健康飲食生活習慣,降低食物攝入帶來的潛在風險。

3.鍛鍊運動。適宜的鍛鍊有助於病情的控制,並且利於機身對於缺血狀態的預適應,生命在於運動,不能因為患有冠心病而靜臥不動,導致活動耐量下降,起到相反的作用。

總之,心臟供血不足,需要從藥物干預、危險因素的控制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預三個方面加以調理,就可以有效的延緩病情,防止病情的進展,減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心臟供血不足該怎麼辦?

健康生活方式要保持

【關注健康,關注楠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