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热心人士温万生:据老一辈说,普宁南阳山区有三座客家土楼,高埔镇社径2座,一座位于社径,一座位于老虎径,还有一座位于梅林镇社背埔。社径古城遗址位于普宁市高埔镇社径村,后洋村对面的山坡上,也就是在,清流古庙附近,于明朝万历年间始建,是一座正方形土楼,社径寨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古城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剩下的就是残留的古城墙遗址,现在古城墙三面城墙残留部分墙体,社径客家土楼城墙厚40公分,长几十米,整个古城已经找不到完整的建筑物!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民间传说:(以前文章留言精选)

温锦盛: 据说明朝万历年间,离今396年前,本地盛产金属锡,四川番人假造圣旨,前来开采锡矿。锡笼开采,日夜加班,出入者上千人,产量相当丰富。于是过度开采,严重影响龙脉地理,由本地四大望族温声壁、官斗仪、刘根侯、朱华岳四人联名,把四川番人告到惠来县衙门。惠来县太爷认为四川番人系奉朝廷圣旨前来开采锡矿,温官刘朱打败官司。用船载白银去惠来衙门打官司,官司再败再打。失财严重,用尽白银,官斗仪、刘根侯、朱华岳三人放弃官司,由温声壁一人继续打官司。最后温声壁倾家荡产,大败官司,家产都打光了。开采锡笼过多,制成锡笼塌方,困压死亡600多人。四川番人怕朝廷官方追究责任,才放弃开采。开采锡笼古迹,现时到处可见。 解放后期,还有当地锡农开采金属锡。至今称“锡岭岗”!

温何沅:这个古城遗址是我们八世祖声壁温公建的,以前声壁公富甲一方财力雄厚,可惜为了温氏范氏妈的风水不被采锡的破坏打官司家产都打完了.

AA金华顺意烧鸭:高埔镇田心村和船埔镇后福村.社径古城居住的裔孙也有部分迁移到葵潭塗墙墩、田心仔、山下、半嶂、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发展....

a潮式汤粉(大润发店):八世祖声壁公葬在梅星村,娶2位妈太,正房山下上角,二人半嶂村,为方便记住故有[共八各九]之称,具体祥查族谱。听说是地主有钱人以前生活富裕资产雄厚10多个鱼塘,以前他组织别人干活挑东西簸箕用红毛线做牵引而且东西不要求工人挑太重可见富裕程度及善意。八世祖声壁公墓地在梅星村大庙旁边,取2个老婆,山下上角子孙为大老婆生下,半嶂村是小老婆生下子孙!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这里喝水比较远,部分人迁移到南坑村,南坑村1958年时还有几户人家居住,后来迁移到高埔镇田心村和船埔镇后福村.社径古城居住的也有部分迁移到葵潭土墙墩、田心仔、半嶂、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发展....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温万生:社径声壁公母亲是角斜老虎径有钱人的郑家女,声璧公四兄弟排行第三,母亲是老虎径郑氏女,声璧公黄氏生三子、陈氏生三子。社径圩在今清流古庙前,上角为声璧公祠,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因住红军被国民党烧废。明未清初社径寨已有三百多人,是当时周边地区的经济中心....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普宁高埔客家土楼遗址的传说

社径古城遗址

(声明:这是根据高埔社径民间传说整理,如果差错请见谅!)

(温万生提供,高埔家园整理,转载须注明来源,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