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群︱五行佔:金木水火沴土之君臣相背

班固漢志講五事,有思心之不容一項,其中包括“凡思心傷者病土氣,土氣病則金木水火沴之,故曰:‘時則有金木水火沴土’。不言,‘惟’而獨曰‘時則有’者,非一衝氣所沴,明其異大也。”

《漢書·五行志》記載金木水火沴土,首先有地震故事八段,其中有春秋時期七段,漢代一段。

其一,史記周幽王二年,週三川皆震。劉向以為金木水火沴土者也。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天地之氣不過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升,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而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如二代之季,其原又塞,塞必竭;川竭,山必崩。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

其二,是歲三川竭,岐山崩。劉向以為陽失在陰者,謂火氣來煎枯水,故川竭也。山川連體,下竭上崩,事勢然也。時幽王暴虐,妄誅伐,不聽諫,迷於褒姒,廢其正後,廢后之父申侯與犬戎共攻殺幽王。一曰,其在天文,水為辰星,辰星為蠻夷。月食辰星,國以女亡。幽王之敗,女亂其內,夷攻其外。京房《易傳》曰:“君臣相背,厥異名水絕。”

其三,文公九年“九月癸酉,地震”。劉向以為先是時,齊桓、晉文、魯釐二伯賢君新沒,周襄王失道,楚穆王殺父,諸侯皆不肖,權傾於下,天戒若曰,臣下強盛者將動為害。後宋、魯、晉、莒、鄭、陳、齊皆殺君。諸震,略皆從董仲舒說也。京房《易傳》曰:“臣事雖正,專必震,其震,於水則波,於木則搖,於屋則瓦落。大經在闢而易臣,茲謂陰動,厥震搖政宮。大經搖政,茲謂不陰,厥震搖山,山出湧水。嗣子無德專祿,茲謂不順,厥震動丘陵,湧水出。”

其四,襄公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劉向以為先是雞澤之會,諸侯盟,大夫又盟。是歲三月,諸侯為溴梁之會,而大夫獨相與盟。五月地震矣。其後崔氏專齊,欒盈亂晉,良霄傾鄭,閽殺吳子,燕逐其君,楚滅陳、蔡。

其五,昭公十九年“五月己卯,地震”。劉向以為是時季氏將有逐君之變。其後宋三臣、曹會皆以地叛,蔡、莒逐其君,吳敗中國殺二君。

其六,二十三年“八月乙未,地震”。劉向以為是時周景王崩,劉、單立王子猛,尹氏立子朝。其後季氏逐昭公,黑肱叛邾,吳殺其君僚,宋五大夫、晉二大夫皆以地叛。

其七,哀公三年“四月甲午,地震”。劉向以為是時諸侯皆信邪臣,莫能用仲尼,盜殺蔡侯,齊陳乞弒君。

其八,惠帝二年正月,地震隴西,厭四百餘家。武帝徵和二年八月癸亥,地震,厭殺人。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東四十九郡,北海琅邪壞祖宗廟城郭,殺六千餘人。元帝永興三年冬,地震。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地震,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