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对于大理的了解,我最早是从金庸的武侠剧中开始的,在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等电视剧中都有大理段氏的出场。最先出场的是《天龙八部》中段氏皇族出现的人物特别多,有段延庆、段正明、段正淳、段誉等。《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都有五绝高手南帝段智兴(一灯),六脉神剑和一阳指是段氏的世代相传武功,威震武林。

那么,历史上的大理段氏皇族果真是武林高手吗?作为大理国王,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在云南大理,哪里可以寻找到千年前的历史遗迹呢?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带着疑问与好奇,我来到云南大理这个最有大理古国历史底韵的地方——云南大理崇圣寺,《天龙八部》中大理皇族出家的天龙寺,就是大理的崇圣寺。我对大理古国的了解起于武侠,大理段氏作为一代宗师,武功在金庸先生笔下是那样高深莫测。历史上大理皇族段氏果真是武功高强吗?建立了大理国的段氏有何历史渊源呢?

据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段思平生活在南诏国(738年-902年)的末期,段家世代为南诏武将,南诏国灭亡后,段家家道中落,段思平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大长和国的通海节度使。南诏灭亡之后出现了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这几个政权存在时间都很短,相互更迭时都是一番杀戮,生灵涂碳。杨干贞忌于段思平的才干,不断迫害他,段思平于是联合农奴和洱海地区贵族起义,灭了大义宁国,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建立了大理国。年号文德,以羊苴咩城(今大理城)为国都。大理国的疆域不仅是云南,还包括了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和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大理国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937年~1253年),大理王朝的22位皇帝中,竟先后有9位出家做了和尚。他们分别是:第二代国王段思英、第八代国王段素隆、第九代国王段素贞、第十一代国王段思廉、第十三代国王段寿辉、第十四代国王段正明、第十五代国王段正淳(《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第十六代国王段和誉(《天龙八部》中段誉)、第十七代国王段正兴。

这9位之中,除了第二代皇帝段思英是被迫逊位的,其他8位都是自愿放弃江山出家的。第三代国王段思良逼侄段思英逊位自立为帝后,大理国君就在段思平和段思良后代之间替换。为什么大理国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们知道,大理国有世系之争和高氏专权,从第四代皇帝段思聪时期开始,高氏成为大理国宰相,成为朝庭政权的实际控制者。1094年-1096年高升泰自立为帝,高升泰死后高家还皇位于段正淳,史称“后理”,高升泰以前称“前理”,高氏子孙作为宰相仍控制实权。大理历代皇帝他们出家为僧不过是像段思英,在争权中失败,被废为僧;或者面临政权不稳,皇帝自己选择出家,比如段正严;或者皇帝因高氏专权而被迫下台为僧,比如段寿辉、段正明等。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大理崇圣寺,崇圣寺建成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了颠峰,有“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享“佛都”之美誉。圣寺曾闻名于世的五大重器是: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

“佛都”匾。可惜,因为历史与战乱,五大重器仅存三塔,而一代名寺“南中巨刹”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战火与自然灾害。2005年恢复重建的崇圣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约占古代崇圣寺建筑面积的六分之一。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崇圣寺三塔,建成年代最早的是南诏国时期(唐朝)修建的千寻塔,位于中间的千寻塔,高69.13米,方9.9米,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6层。其后的南、北小塔大约建于宋朝,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1978年至1981年进行维修时,发现大量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的文物。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三塔西边,有南北两个展厅,陈列着大量当年的出土文物,有佛像、写本佛经等珍贵文物680余件。在维修三塔时,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三塔的地基不是石基,而是土基的。在经历千多年的风雨,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地震,它们都没有倒塌。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古籍《 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这是当年出土的大鹏金翅鸟。大理人筑塔藏金鹏,以镇水患。很难想像,在古代,是怎么修建成这样高大的佛塔的?至今令人不解。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露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古藉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崇圣寺殿宇的布局是以三塔为轴,自东向西,从洱海到苍山一级级排列的,布局规整,气势恢宏。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南诏建极大钟铸于公元871年,南诏建极十二年,故名南诏建极大钟。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记载:“是寺在( 苍山)第十峰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有 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伟。楼中有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为蒙氏(南诏)时铸,其声闻可八十里……”,建极大钟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一,与三塔同为镇寺之宝,可惜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6~1872年)的战乱。重铸的南诏建极大钟为典型的佛钟,钟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饰六幅波罗密图案,下层饰六幅天王像,钟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295吨。新钟铸成,再现了大理著名的旧十六景之一“

钟震佛都”的情景。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在南诏国时期的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的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崇尚的“佛都”。《南诏野史》说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公元1056年,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由此可见,大理国推崇佛教更胜于南诏,当时崇圣寺的规模远超现在。今天,当我们走在重建后的崇圣寺中,也能体会到一些当年皇家寺庙那种洋洋大观的非凡气魄。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是谁呢?他就是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是段正淳的儿子,段誉全名段正严,又名段和誉,1108年至1147年在位,是大理国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最长的皇帝。段誉和他父亲一样,都在晚年禅位给儿子,自己去当了和尚,段誉活了94岁。在历史上,段正淳并非王爷,而是皇帝,也是晚年出家为僧。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滇史》上记载:“智兴奉佛,建兴宝寺,君相皆笃信佛教,延僧入内,朝夕焚咒,不理国事。”段智兴,《射雕英雄传》中南帝一灯大师原型。在历史上,他并未出家,但他大修佛寺,建了六十座寺院,过分崇佛以至于国力衰落。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崇圣寺是全东南亚唯一一个开过金光的佛寺,被誉为“

佛都”。它是由10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得道高僧为它开的金光。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作为国家级AAAAA级旅游景区,崇圣寺常年是游客络驿不绝,因为大理古国独特的文化,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世界各地的人们。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现今,崇圣寺也是对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与东南亚国家的佛教交流活动也在此举办。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走到最西一级殿的时候,苍山已近在眼前,崇圣寺的后山门已接近苍山脚下,殿前有九龙浴佛群雕像。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站在二楼上登高处眺望,前边崇圣寺的殿宇层层叠叠,绵延不绝通向洱海。远处洱海和对岸的群山苍茫似长龙,崇圣寺好山好水,真是个风景绝佳之地。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大理建国以前,段家世代为武将,他们世代练武,在江湖上威望极高,即使做了皇帝,仍不放弃对武功的传承与开拓。有人说,他们是为了潜心修炼,进入皇家寺庙为练习更高的武功绝学,而不愿做皇帝。他们修行的佛寺就是崇圣寺,被尊为国寺,是国家的政教中心。其实,他们作为皇帝,掌握不住朝庭实权,退而求其次,修建浩荡寺院,也是一种心灵安慰吧。

试想一下,如果作为一个皇帝,在争权之中失利,虽然贵为皇帝,也有许多无奈,能在这么一个地方清修,一定比斗得你死我活来得好吧,这或许正是信佛之人的觉悟,懂得放下,活得洒脱一点。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看着眼前的大理古城,想当年大理国人信佛,知进退,争不得时便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虽然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大理段氏政权仍延续了300多年,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也可以说,是大理段氏治国的一种智慧。看完之后,改变了我原有认识,大理段氏不再是些武林豪侠,而是一些充满智慧的政治人物。

古大理国为什么有9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古人有道是“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山洱水之胜,在崇圣一寺。”可以说是对崇圣寺的极高赞赏。在古国故地,参观古国遗迹,遥想前尘往事,不免多些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