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為什麼成不了第二部《藥神》?

​隨著電影《受益人》的前期宣傳,“殺妻騙保”、“保單受益人”等熱門詞彙,讓觀眾們對《受益人》也是充滿弄了期待。人的本能就是對關乎自身利益的話題格外關心,所以對《受益人》這部電影自然也就寄予了很高期望。被歸類到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免不了拿來和去年的熱門電影《我不是藥神》進行比較。

《受益人》為什麼成不了第二部《藥神》?

但《受益人》電影上映一週以來,豆瓣評分僅6.7分,與《我不是藥神》高達9分的高評相差甚遠。同為現實題材,那2.3分差在哪裡?

《我不是藥神》電影圍繞醫院病人買不起貴价藥,只能等死的情況下,程勇幫助大家偷偷買印度的“假藥”,最後被發現,坐牢。

電影描寫了病房裡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們在面對死亡時的內心,以及男主在最後“假藥”漲價了仍然按最初說好的價錢賣給病人那種人情味。給觀眾的觀感就是真實和辛酸生活中的溫情。演員們的演技也在線,成就了一部好電影。

《受益人》為什麼成不了第二部《藥神》?

但反觀《受益人》,騙保話題本就很有熱度,但劇情發展全靠編劇設計。

吳海的兒子患有哮喘,但他租不起環境好的貴的房子,只能選擇住在烏煙瘴氣的網吧所以買昂貴的空氣淨化器。但在現實中租一個空氣清新的房子比買一個昂貴的淨化器來得實在得多,只是編劇設定為人物限制在這兩個選擇之中。

影片想要圍繞“騙婚”再“騙保”最後“悔改”這一故事線進行,但是卻詮釋得不夠深度。全片看似就是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電影效果顧此失彼,最後哪都不到位。

《受益人》為什麼成不了第二部《藥神》?

再談到演員的演技,大鵬飾演的男主作為全片的焦點。在電影裡大鵬想要表達小人物身上的卑微和窘迫,卻只能靠服飾和誇張用力過度的動作,使得電影更尬。反觀,鍾振江虧空公款鋌而走險的極端心理和嶽淼淼自然以及最後流露出的母愛女性特質卻更為真實。

一部好電影要有好故事去支撐,好演員去演活。《受益人》在詮釋殺妻騙保,悔改救贖這一矛盾故事上不夠到位,作為全片矛盾中心的吳海,大鵬在片中演技也不夠真實,並不能反映人物內心。《受益人》在硬件軟件方面,和《我不是藥神》相比都是鞭長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