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學的時代速寫

教育路上的奮鬥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學的時代速寫

教育路上的奮鬥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學的時代速寫
教育路上的奮鬥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學的時代速寫

薛法根

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全國知名語文特級教師。

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
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
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

1988年,我從無錫師範大專班畢業,走進了盛澤鎮北觀音弄16號,一所江南水鄉的弄堂小學,時名“吳江縣盛澤鎮中心小學”。一幢3層的教學樓,一幢兩層的行政樓,一個用煤渣鋪成的操場,一到颳風季節,便塵土飛揚。上課只靠一張嘴,加上黑板和粉筆,日子過得不緊不慢。

1990年,不甘寂寞的姚榮榮校長主動“攀高枝”,請到了華東師範大學杜殿坤教授和上海師範大學吳立崗教授,爭取“理論下嫁”,設計了“以絲綢文化為背景,提高蘇南小城鎮兒童素質綜合實驗”的課題,率先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口號,成為吳江縣乃至江蘇省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有人寫信,說這個校長好大喜功,一個弄堂小學能搞什麼實驗?校長說,允許有人反對,允許有人觀望,也允許有人嘗試。於是,我和十幾個青年教師成為第一批志願者,參加了教改實驗,辦起了“教海探航”夜校,利用業餘時間讀書、研討。

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改實驗帶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撬動了封閉的課堂,讓這所弄堂深處的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3年,第一批實驗班以優異成績整體升入中學。

1998年,我從第一批教改志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江蘇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

1999年,歷經三輪九年的教改實驗,學校創建江蘇省實驗小學,有專家問:“你們學校有什麼辦學特色?”時任校長鍾金泉沉吟了一下,說:“科研!”大家都笑了,“科研”不是特色,但卻讓這所弄堂小學成為省內外知名的科研型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實驗小學”。

2000年,為推廣實驗成果,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需求,盛澤實驗小學在原校辦絲織廠的廠址上,建起了公辦民助的“吳江舜湖學校”。新的辦學體制激發了學校的積極性,辦學條件日益改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新的管理機制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教師待遇逐年改善,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2004年,盛澤鎮政府投資6800萬元,異地新建一所佔地103畝的現代化學校;

2006年

,吳江舜湖學校遷入新址。

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公民辦學校的異質化發展,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公民辦教師的一體化培養……一系列的創新舉措,讓這所從弄堂裡走出來的學校,從辦學條件的現代化,邁向了教育管理的現代化,成為區域教育體制改革的一面旗幟。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

2010年,為規範辦學體制,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吳江舜湖學校退民為公,成為盛澤實驗小學總部校區,形成了“舜湖校區、實驗校區、城南校區、橋北校區”一校四區的管理格局,拉開了集團化辦學的序幕。學校以“人”的現代化為追求,確立了“學以成人”的教育價值,形成了共同的教育願景:“培養秀外慧中的兒童,成就受人尊敬的教師,創造讓人智慧的教育,建設令人嚮往的學校。”學校還建構了“慧心課程、夥伴德育、組塊教學、多樣研修、適性管理”五位一體的校本化管理體系,提升了辦學品質。

2017年,為實現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盛澤實驗小學與新建的程開甲小學、更名的吳綾實驗小學以及盛澤小學、綢都小學,組建為“盛澤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踏上了集團化辦學的征程。我們釐清了“集團”與“學校”之間的關係,實現了從“大校”到“集團”的管理思維轉型,界定了“集團”統籌規劃的領導職能與“學校”規範辦學的主體責任,實行“集團領導、校區管理”的校長責任制,建構了三“心”一“議”集約高效的集團運行架構:以“集團黨政聯席會議”為最高決策機構,下設“管理與文化、課程與教學、督導與評價”三個運行中心,統籌學校發展。

在集團化辦學的初級階段,我們選擇了一“帶”一“路”的行動策略,即:“老”帶“新”、“強”帶“弱”、“公”帶“民”,走一條從優先發展到共同發展的道路。2019年,盛澤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標誌著集團化辦學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

1988年到2019年,我一直紮根在鄉鎮,從教師到校長,成了這裡的一棵樹,見證了一所弄堂小學到一個教育集團的發展歷程。

這所弄堂小學30多年的滄桑鉅變,折射了國家的興盛和時代的進步,折射了中國教育改革的堅定步伐和輝煌成就。

身在弄堂小學,心懷民族未來,

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教育路上的奋斗者 | 薛法根:一所弄堂小学的时代速写

敬請關注2019年9月27日《江蘇教育報》國慶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