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哪些食物將會成為青島餐桌的新寵?

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哪些食物將會成為青島餐桌的新寵?

豬肉價格漲了,市民如何讓菜籃子拎得輕鬆?營養專家建議,大家可考慮適當改變飲食習慣,一方面可規避目前的高價豬肉,另一方面也能為自己提供更科學的膳食營養。今天為讀者介紹那些可以替代豬肉營養和美味的食物。

豬肉漲價或許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因為牛肉、羊肉、雞肉、鴨肉等可以替代豬肉的營養,甚至比豬肉營養更高。從營養上來說,肉類的主要意義是為人類供應優質蛋白、豐富的B族維生素,以及容易吸收的鐵和鋅等微量元素。按照各國營養學會的意見,每天食用100克左右的肉,已經足以滿足營養需要。

用一個雞蛋和半塊豆腐來替代肉類,營養質量毫不下降,甚至對預防心臟病更有幫助。

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哪些食物將會成為青島餐桌的新寵?

豬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可使人體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是對健康不利的。而大豆、魚肉及雞鴨肉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不會使膽固醇等升高,供給的能量卻是相同的。做菜時選用植物油也可提供脂肪,比如較好的橄欖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攝入後都不會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相反還可使膽固醇甘油三酯代謝掉。

牛肉補血 一年四季均可食

牛肉性微溫,各種體質都可以吃。中醫認為它能補脾胃、強筋骨,對身體瘦弱、貧血的人更為適宜。牛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20%,富含血紅素鐵,是補血的好食品。同時,鋅、硒等微量元素和各種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較高。

推薦部位:裡脊部位最嫩,適合短時間烹調的菜餚,如炒肉絲、肉片、煮咖喱飯等。肩肉也比較嫩,適合一般燒燉。牛腩適合煲湯,腱子肉則適合長時間煨或者做成醬肉。

羊肉性溫 怕熱者夏季少吃

羊肉最好在冬春季食用。如果怕冷而瘦弱,夏天也可常吃。經常“上火”怕熱、經常大便燥結者要少吃。

推薦部位:裡脊、通脊、肩肉、後臀適合短時間烹調的菜餚。羊排骨適合煲湯,腿肉則適合長時間煨燉。加蘿蔔等蔬菜配料烹成的清燉羊肉幾乎適合所有的人。

雞肉補氣 人人可以吃

雞肉一年四季均可食用。雞肉性微溫,各種體質的人都可以吃。蛋白質含量20%,含鐵量低於牛羊肉。微量元素較豐富。

食用方法:為了保持雞肉低脂肪的優點,不妨選擇較為清爽的烹調方式,如白斬雞、清燉雞、氣鍋雞等。雞湯和雞肉一起吃比較好。

鴨肉性涼 適合夏季清補

鴨肉最適合夏秋季節食用。中醫認為它有滋陰補血的效果。鴨肉的蛋白質含量略低於雞肉。鐵含量低於牛羊肉,略高於雞肉。

推薦部位:鴨胸肉脂肪含量最低,肉質也相對細膩。鴨心的B族維生素含量相當高,鐵也比較豐富。鴨肝和鴨血鐵含量極高,最適合用來補血。如果用來燉食,以可溶性物質較多的老鴨較好。

食用方法:如果經常上火,可以選擇清燉鴨,或鹽水鴨等烹調方法。醬鴨和燒鴨的脂肪含量也不高,適合各類人食用。油炸的“饞嘴鴨”和含油脂過高的烤鴨則要適當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