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事周評:長安PSA分手在即;本田不看好電動車;順豐獲測繪資質

順豐申請自動駕駛地圖甲級資質 備足未來物流自動駕駛馬力

車事周評:長安PSA分手在即;本田不看好電動車;順豐獲測繪資質

11月12日,豐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資質申請在自然資源部網站公示。至此,順豐成為我國第21家可以合法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的公司,同時也成為第一家獲得這一資質的物流企業。

據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016年下發的《關於加強自動駕駛地圖生產測試與應用管理的通知》規定,繪製高精地圖必須配備自然資源部下發的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測繪資質。目前,除順豐外,具備這一資質的企業/機構共20家:四維圖新、高德、靈圖、長地萬方、凱立德、易圖通、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立得空間、大地通途、江蘇省測繪工程院、浙江省第一測繪院、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武漢光庭、滴圖科技、武漢中海庭、寬凳科技、初速度、江蘇晶眾、江蘇智途、華為。

物流是自動駕駛落地的一大方向。今年1月,順豐控股發佈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公告,決定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向,將近4億元的資金投入到 “智慧地圖”及“無人機運輸研發”項目中,進一步提高物流效率,拓展業務領域,支持綜合物流業務的快速增長。

本田CEO: 電動汽車面臨技術、市場難題 短期內不會成為主流

據國外媒體報道,本田汽車CEO八鄉隆弘接受《汽車新聞》採訪時表示:“電動汽車和完全自動駕駛的阻礙仍然很多,對於當前的電動汽車浪潮,有些汽車製造商過於樂觀。”

車事周評:長安PSA分手在即;本田不看好電動車;順豐獲測繪資質

據報道,本田希望在2030年之前,取得全球電動車銷量的2/3市場,並將大量電動汽車銷往歐洲市場,但本田認為,公司的主要銷量可能是混合動力汽車,而不是純電動汽車。本田計劃繼續進行相關電動車領域的技術開發,但希望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具有更高商業價值的先進駕駛輔助設備和“出行項目”上。

本田的觀點是,電動汽車面臨著電池的技術瓶頸、電動汽車的基礎架構和硬件等難題,現階段還不適合大規模商業化,專心研發電動車技術才是頭等大事。

長安、PSA分手在即 長安集團“斷臂求生”減少虧損

據重慶聯合產權交易官方網站信息顯示,長安汽車正在掛牌出售長安標緻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長安PSA)50%股權。與此同時,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發言人也確認了這一消息,該發言人同時表示,PSA集團和長安汽車將終止雙方在中國的合資企業。

車事周評:長安PSA分手在即;本田不看好電動車;順豐獲測繪資質

近年來,DS品牌在市場中聲量越來越低。2015年,DS年銷量達到2.7萬輛的頂峰,之後銷量連年降低。今年前三季度,DS累計銷量僅為2000餘輛,這導致長安PSA陷入長期虧損狀態。據長安汽車財報顯示,長安汽車在長安PSA股權收益累計虧損達到24.55億元。

長安汽車自身的處境並不好過,財報顯示,年初至本報告期內,投資收益大幅減少,主要系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所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大幅減少,主要系公司銷量下滑所致。



對長安來說,想要改變現狀,確實應該從甩掉不賺錢的資產入手,此次掛牌出售長安PSA 50%股權,對公司方面來說是明智之舉。

恆大造車牽手零部件巨頭 許家印道出5大造車邏輯

11月12日,恆大在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上成功牽手博世、麥格納、大陸、採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60家全球排名居前的汽車零部件巨頭,宣佈構建了世界頂級、龐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體系。

車事周評:長安PSA分手在即;本田不看好電動車;順豐獲測繪資質

作為地產行業龍頭,恆大在汽車領域並無優勢,核心技術、人才儲備、產業鏈上經驗不多。許家印在會上提到,恆大有充分應對這些難題的方法:

  • 買買買: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買了。
  • 合合合:買不過來的技術,恆大要談合作。
  • 圈圈圈:朋友圈的“圈”,讓更多龍頭企業幫助恆大造車。
  • 大大大:除了大格局、大戰略外,還要大規模。如同步研發15款車、同步建設十大整車生產基地和零部件配套基地等。
  • 好好好:將來恆大造出來的車,品質、造型、價格都要好。

儘管恆大擁有豐厚的造車資本,但本質上造車不是“堆積木”,行業基礎累積不能單靠併購疊加;而選擇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洗牌期入局,在沒有任何產品真正推出的前提下,恆大的市場形勢不算有利。

特斯拉德國建廠 意圖超越當地傳統汽車巨頭

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德國一場備受矚目的活動上,宣佈特斯拉計劃在德國開設一家新的超級工廠。

車事周評:長安PSA分手在即;本田不看好電動車;順豐獲測繪資質

本週二,大眾、奧迪和寶馬的CEO們都出席了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的“金方向盤”獎頒獎典禮。馬斯克在頒獎典禮上表示,特斯拉將在柏林附近新建一座工廠和一個工程和設計中心,用來完善特斯拉的全球製造網絡。他在現場說到,選擇德國是看中德國在工廠領域的出眾實力。早些時候,馬斯克曾預計,特斯拉歐洲超級工廠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投入使用。

一家風投公司的管理合夥人表示:“特斯拉新工廠選址柏林有兩大特別的目的。首先,這是吸引德國汽車人才加入特斯拉的戰略;其次,這也是埃隆·馬斯克想要超越當地傳統汽車巨頭的舉動。”

現在看來,增加在德國和中國的產量,可能會幫助特斯拉提升在這些地區的銷量。但如果當地競爭變得激烈,特斯拉會遭遇更大的困難。此外,德國高昂的勞動力、能源成本也勢必是一個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