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就是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

這個定時炸彈,就是腸道息肉!

很多人認為腸道息肉對身體不會有什麼危害,沒有症狀不用理會。

但事實上,80-95%的結腸癌是這傢伙惹的禍,目前已列為重要的癌前病變之一。

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它100%會發生惡變!

從這點來講,及時發現並清除掉這些定時炸彈,起碼可以預防90%的結腸癌!

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的一個病人,一位中年女性,4年前體檢發現有4枚腸息肉,當時鉗掉了一枚並做了活檢,病理結果是絨毛狀腺瘤,醫生叮囑她要記得把其餘的息肉儘快切掉。

此後,因為沒什麼症狀,她也怕做腸鏡麻煩,也就沒再理會。

今年10月份,感覺腹痛、腹脹、腹瀉,才來做腸鏡,結果在乙狀結腸發現結腸癌,腸腔狹窄,腸鏡勉強通過。在口側的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見到多枚大小不等息肉。在結腸肝曲又發現一處結腸癌。腸腔狹窄,腸鏡已無法通過。

該案例我已經在此前的文章中描述過。

僅僅4年多,就惡變了,這是何等的悲劇啊!

大腸息肉,就是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

什麼是腸道息肉?

腸道息肉就是我們腸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通俗地說,就是腸道上長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腫瘤性和非腫瘤性病變。

息肉一般都較小,細長彎曲,形狀不規則,一端遊離或兩端附著在腸壁上而中間懸空,呈橋樣。

在未確定其病理性質之前統稱為息肉,明確病理性質後則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診斷學名稱,如結腸管狀腺瘤、直腸原位癌、結腸炎性息肉等。

大腸息肉,就是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

腸道息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感染:炎性息肉與腸道慢性炎症有關;

2、年齡: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

4、生活習慣:低纖維飲食與結直腸息肉有關;吸菸與腺瘤性息肉有密切關係;

5、遺傳: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腸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容易患腸道息肉的高危人群包括:

家族成員中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者;

長期吃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以及油炸食品者;

年齡大於50歲。

此外,坐的時間越長,患腸息肉的風險也越高。

建議這幾類人每年做一次電子腸鏡、肛門指檢、大便隱血等檢查,及時發現有癌變傾向的結腸腺瘤。

在結直腸癌高發的歐美國家,從45歲開始,就推薦所有人每年對自然排出的糞便做隱血檢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結腸鏡檢查,及早發現。

大腸息肉,就是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

腸道息肉一定會演變成癌嗎?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個前提,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生癌變。

一般而言,我們會將腸道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

非腫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會發生癌變,主要包括:

1、幼年性息肉:常見於幼兒,大多在10歲以下。常發生直腸內,呈圓球形,多為單發,病理特徵為大小不等的瀦留性囊腔,是一種錯構瘤。

2、炎性息肉: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黏膜的潰瘍在癒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常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等腸道疾病。

但也有觀點認為,足夠大的良性息肉,也會腺瘤化,進而發生癌變。

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一經發現,必須切除!

腺瘤性息肉可分為三種類型,

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

大腸息肉,就是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

息肉惡變成為癌需要多久?

從一枚息肉,發展為癌症,需要很長時間,有資料顯示一般大於5~10年,但也有發展較快的,這與發現息肉的性質、大小、數目及全身狀況等相關,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注意,因為它容易復發,即使是息肉切除後,也需要定期複查。)

統計資料顯示,

40歲之前,腺瘤(息肉中的壞蛋)檢出率比較低,

40~50歲之間,腺瘤檢出率明顯開始上升,結腸癌的檢出率很低。

50~60歲,腺瘤檢出率比較高,結腸癌檢出率開始上升。

60~70歲,腺瘤檢出率依然比較高,而且多發,結腸癌檢出率處於峰值。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腸癌的高發峰值期是55歲,而息肉變壞的時間大約是5-10年,那麼,我們首次做腸鏡的時間應該是40-45歲!

因為,這時候,它們絕大多數還是一枚小小的息肉!

因此,40歲以後就有必要做個腸鏡檢查,若有家族史,必須做腸鏡檢查。

一般人群,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建議一定在45歲前做一次腸鏡檢查。

大腸息肉,就是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

為了不得結腸癌,定期做腸鏡很有必要

因為腸道是一個空腔器官,現有的其他檢查儀器,並不能看到息肉,除非息肉長得足夠大,才能被CT等發現。所以,腸鏡是無可替代的檢查!

有人很恐懼結腸鏡檢查,怕痛、怕喝瀉藥、怕查出問題,做個腸鏡需要下很大決心,甚至需要籌劃一年半載,甚至數年之久。

有些人無論怎麼勸,都不願意做腸鏡檢查,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不舒服。

結腸鏡檢查如果方法的得當,儘管會有腹脹不適等,但一般都在承受範圍。

清腸劑是不大好喝,但一般人也可以耐受,真受不了,可以分次服用,但腸道一定得準備乾淨,否則檢查風險高,還容易遺漏病變。

息肉是不會有症狀的,消化道早期癌大多也都是沒有特異症狀的。

換句話說,早期癌的特徵表現就是沒有特徵,和普通的炎症沒什麼區別,甚至很多早期癌都是查體發現的。

做腸鏡的目的就是在沒有症狀的時候發現它,以絕後患。

基因不好,或者汙染太重的確能大大提高患癌幾率。但這都是我們無法改變,或者說短期內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能做的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最後提醒:癌症兇險,而癌症的治療,絕對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之戰,只有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才能為戰勝癌症病魔獲取多一分勝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