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機制」王友明:金磚機制需處理好三大關係

王友明:金磚機制需處理好三大關係

作者:王友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所所長、清華大學CCWE“金磚國家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

巴西利亞金磚峰會在即,它是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髮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舉行的。金磚機制承載著打造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南南合作平臺的歷史重任,未來機制建設需要正確處理涉及現實利益和長遠目標的三組關係。

虛與實

機制建設的虛與實是相對而言,對於多邊機制來說缺一不可。例如,有學者認為,每年金磚峰會的聲明多達上百條,但對成員國並無約束性,顯得有些虛化。事實並非如此,金磚峰會本身及其宣言的象徵意義不容低估,它向外界傳達新興大國抱團聯動的信號,也向國際社會表明新興大國正努力改變與自身經濟體量不相稱的國際話語權體系。金磚峰會的宣言和聲明反映出金磚國家不同於西方解決國家社會熱點、難點的既有主張和思路,也彰顯金磚國家異於西方的引導全球化的原則和立場。

因此,這些宣言實質表明:在國際力量格局大轉換過程中,一個不甘繼續受舊秩序支配、立志要做國際事務“新主人”的聲音在響起,它是一種力量的展現,一種訴求的表達。在國際形勢變幻莫測和國際關係錯綜複雜的背景下,新興大國

領導人能坐在一起就是一種勝利,上百條主張用同一個聲音表達則是意義更大的成功,它給國際社會尤其西方世界帶來的震撼力和衝擊力不言自喻。

當然,光有聲明傳遞團結和信心還遠遠不夠,機制建設還需做實事,要有實打實的成果,因為只有“實業”,金磚才能走穩、走遠。金磚銀行和金磚應急儲備安排,就是金磚“金光閃耀”的兩大實業,它們是金磚得以區別其他多邊機制的標誌性項目,其成立和運轉在IMF份額改革和國際金融治理改革中對某些西方大國的倒逼作用功不可沒。

金磚機制的當務之急是將這兩大“實業”做好、做牢,不僅如此,還需根據形勢需要和機制自身建設需求,進一步擴大金磚的“實體”建設,如成立“金磚評級機構”“金磚通訊社”等實體機構,以此推動金磚在塑造國際新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中取得更大話語權和代表性。。

做大與做深

在機制建設進程中,一個困擾多邊機制的常見問題同樣發生在金磚身上,即是優先“做大蛋糕”還是“做好蛋糕”的問題。事實上,關於金磚機制是優先擴大規模還是深化合作內涵的爭論由來已久。

有的學者主張金磚需及時擴員,認為“大塊頭”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金磚的國際影響力。比如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代所長盧賈寧表示,金磚國家缺乏東南亞地區代表,且南美代表不足,吸納印尼和阿根廷加入金磚是合乎邏輯的。“擴員論”認為,金磚發展卓有成效,已走到國際事務的“前沿”,其感召力和吸引力與日俱增。因此,應順勢而為,做大金磚,積極吸納新成員,這有利於金磚以規模效應取勝,所謂“船大行得穩”。

另一些學者則主張“船小好調頭”,當前應在整合金磚內部治理結構上下功夫,著重落實已有合作共識,擴員時機尚未成熟。他們認為,如果急於擴員,必將更多不同國情、不同利益訴求的成員國綁在一起,現有成果更難落實,勢必加大成員國間的利益分歧與碰撞,反而不利於金磚的進一步發展。

實際上,多邊機制的橫向拓展和縱向深化二者並不矛盾,如果精心規劃好金磚機制建設的框架和路線圖,二者完全可以並行不悖。例如,可借鑑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經驗,擴員問題可與深化已有合作內涵同時進行,金磚機制可先吸收印尼、阿根廷、埃及等地區國為觀察員國,待條件進一步成熟時進而吸納為正式會員國。實際上,現有的“金磚+”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拓展與做深同步進行的發展模式。另外,也可考慮暫時保持現有金磚機制規模,但可考慮吸納一些發展中大國加入金磚銀行,從金融合作上做大和做實金磚機制。

金磚與G7

“金磚五國”與“七國集團(G7)”的關係錯綜複雜,既有兩個機制間的整體合作與競爭,又有兩大機制各成員國間的利益交融與碰撞。整體而言,兩大機制間的碰撞、較量和競爭充斥整個機制建設進程,前者的訴求聚焦在不再甘受國際事務大權和國際規制制定權繼續由西方壟斷,而後者希望一如既往地壟斷國際秩序。

面對金磚五國同七國集團整體與個體交叉的錯綜複雜關係,金磚五國必須釐清金磚機制的整體利益與成員國自身利益。既不要因某個成員國的特殊利益訴求而影響金磚的整體合作效果,也不要單純為了實現整體合作目標,強硬要求某個成員國惡化或犧牲與西方七國的關係。事實上,絕大多數金磚成員國也無意利用金磚機制作為與西方對決的平臺,它們拒絕金磚染上“抗衡西方”的色彩。

成員國的學者多認為,金磚國家聚合在一起,抱團與西方爭取符合自身利益的國際事務話語權和代表性,無疑是正確選擇,而將機制打造成與西方勢不兩立的利益集團或抗衡機制,則明顯不符合金磚成員國利益。即便是俄羅斯在飽受西方打壓與遏制的階段,也沒借助金磚平臺建立一個新的政治與安全聯盟。到目前為止,金磚成員國對於合作是否拓展至軍事領域也始終持謹慎態度。

金磚的訴求是爭取與自身實力相稱的國際權力,而非成心想“動誰的奶酪”,西方無需將金磚視為“虎口奪食者”。也就是說,金磚五國與西方七國的關係不是對抗衝突,而是合作共贏。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屬這個世界,它們並非要“兩軍對壘”,而是要同舟共濟。尤其在世界經濟緩慢復甦之際,兩者應聚焦合作,合力解圍,爭取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而非以鄰為壑,自築圍牆。西方七國應照顧金磚五國的關切和訴求,在“讓步”中求共贏,在“包容”中見擔當。

「金砖机制」王友明:金砖机制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數字經濟智庫

「金砖机制」王友明:金砖机制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