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的措施有哪些?

農民朋友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當然都希望水稻能夠高產量,多賣些錢。一般來說水稻具有較強的分櫱能力,不過大多在早期是有效的,因此做好增加水稻分櫱的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水稻才能夠高產量,農民也才能高些收入。

水稻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的措施有哪些?

增加水稻分櫱的措施:

1、選用健壯秧苗

最好是選擇旱育的適齡壯秧,這樣的秧苗株形矮健、根系發達粗壯、吸收力與抗逆性強,其拋栽或插入水田後,髮根迅速,能夠很快返青生長,分櫱早、成穗率高,增產效果十分顯著。

2、水稻施用金科德硅肥

(1)水稻表皮細胞增厚,莖葉粗壯挺直,根系發達,葉片上衝,減少遮光,光合作用增強15%-20%。

(2)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

(3)抗旱、抗倒伏能力提高50%-85%。

(4)提早成熟4-5天,提高稻米質量和產量。

(5)抗病蟲害,可降低發病率46%-75%,施用硅肥後水稻抗病性明顯增強,特別是稻瘟病、稻曲病、莖腐病、爛根病、稻飛蝨、二化螟、蚜蟲等病蟲害發生率明顯降低。

水稻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的措施有哪些?

3、淺水勤灌

溫度是影響水稻早期分櫱的重要因素,較高的溫度,有利於水稻秧苗前期早發分櫱、形成大櫱。因此,水稻插秧返青後,應儘量做到淺水勤灌,除低溫陰雨天氣或寒冷的夜間需灌深水外,晴天田間保持3釐米左右水層即可,以提高水溫、泥溫,促秧苗早發分櫱,多發低位大櫱。如果長期灌深水,會使秧苗分櫱遲發、分櫱節位抬高,不僅有效分櫱減少,稻穗也會變小。

4、早插、淺插秧苗適時早插

這樣可增加其吸收面積,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延長稻株營養生長期,進而促進水稻早發分櫱、多發分櫱,形成大穗、提高產量;秧苗淺插,表土層通氣良好,泥溫易升高,有利於分櫱的發生;插秧過深,會使分櫱時間延遲、分櫱位提升,有效分櫱減少:因此,要增加有效分櫱,應儘量做到早插、淺插,如果是旱育秧,最好實施拋栽,以促進水稻早發、多發低位分櫱,切忌讓秧苗在秧田滯留時間過長,栽插過深。

水稻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的措施有哪些?

5、早追促櫱肥

分櫱肥必須適當早追,確保分櫱時養分充足,才能夠促使秧苗早發快長。具體追肥時間在水稻根系恢復生長、植株返青後(移栽後7~10天)進行,肥料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底肥已施量、秧苗長勢靈活掌握,一般每畝追尿素5千克左右,地力差、底肥少,秧苗長勢偏弱的田塊可酌情增加。如果追肥偏遲、過多,雖秧苗生長旺盛、分櫱較多,但大多數是無效分櫱,儘管中期有漂亮的長相,但是後期卻無好的收成。

6、及時中耕除草

中耕能夠疏鬆土壤、提高地溫、加速肥料分解、排除田間有毒物質,從而促進水稻秧苗根系發育,同時還能消除雜草,防止雜草與秧苗爭奪養分,因此對促進水稻前期分櫱也十分重要。中耕一般進行1~2次,第一次在追施分櫱肥後進行,第二次視苗期長勢在第一次中耕後7~8天進行。

水稻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的措施有哪些?

水稻

葉面噴灑:使用金科德有機硅葉面肥,400倍稀釋,結合噴藥一起使用3次(建議分櫱期、破口期、灌漿期),與農藥二次稀釋使用。

衝施:金科德優根優果硅肥

1.水稻表皮細胞增厚,莖葉粗壯挺直,根系發達,葉片上衝,減少遮光,光合作用增強15%-20%

2.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

3.抗旱、抗倒伏能力提高50%-85%

4.提早成熟4-5天,提高稻米質量和產量

5.抗病蟲害,可降低發病率46%-75%,施用硅肥後水稻抗病性明顯增強,特別是稻瘟病、稻曲病、莖腐病、爛根病、稻飛蝨、二化螟、蚜蟲等病蟲害發生率明顯降低。

水稻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的措施有哪些?

金科德中微量元素含量:硅鈣鎂硫等多種微量元素。

水稻增加有效分櫱、結實率高、穗大粒多的措施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