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产量创十年来之最 螃蟹丰产“蟹掌柜”咋乐不起来?


今年产量创十年来之最 螃蟹丰产“蟹掌柜”咋乐不起来?

今年产量创十年来之最 螃蟹丰产“蟹掌柜”咋乐不起来?

今年产量创十年来之最 螃蟹丰产“蟹掌柜”咋乐不起来?

蟹农向记者展示肥硕的大闸蟹。

秋风起,蟹脚痒,一只只肥硕的螃蟹满足了饕客的味蕾,也为蟹农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近日却有蟹农反映,今年的螃蟹产量创十年来之最,却丰产不丰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高邮市临泽镇的川东村,傍晚时分,蟹农们将一个个地笼从水中捞起,倒出螃蟹。称重后,根据重量分装到相应的桶内。看着螃蟹溢出桶,欢快地爬着,蟹农们脸上却没有笑意。

螃蟹丰收了,蟹农为啥乐不起来?

“目前还有60%的螃蟹存塘,主要是价格卖不上去。”川东村村支书王桂强说,今年雨水少、日照长,螃蟹成熟慢。今年中秋节前后,螃蟹尚未黄满膏肥,部分蟹农为了抢市场,便将未成熟的螃蟹销出去。“螃蟹没成熟,肉少味苦。不好吃,也就难见回头客,销量随之锐减。错失了第一个销售旺季,目前价格也上不去。”

在临泽镇的水产销售市场,六两一只的公蟹价格为50元,四两一只的母蟹仅有60元。“相较于往年同期,价格降了一半。”王桂强说,辛辛苦苦养蟹,谁愿意贱卖,目前正在等待下一轮销售旺季。

鱼米之乡高邮,水产丰富,螃蟹养殖面积达20万亩,其中4万多亩在临泽镇。依靠螃蟹养殖,临泽镇不少百姓走上致富之路,成为高邮地区农业富民的一个缩影。

养殖户陆宰霞告诉记者,2017年,她家有蟹塘40多亩、鱼塘10多亩,一年纯收入12万元。“那时候鱼塘里养的是四大家鱼,风险大,随时会血本无归。就拿今年来说吧,所有养殖四大家鱼的都亏本。去年,我家的鱼塘全部改成蟹塘,又增加了10亩。养螃蟹挣得多,镇领导亲自坐镇,还请技术专家来指导。”

陆宰霞透露,去年她家的蟹塘,每亩效益最高达到7000元,差一点的也有5000元,60多亩蟹塘纯收入超过30万元。“目前虽然价格卖不上去,但到本月底,公蟹全部成熟,个大膏肥,价格自然会升上来。我们的蟹苗是村里提供的,成本低,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即便挣不到钱,也不至于亏本。”

对于接下来的螃蟹销售,陆宰霞和其他养殖户们一样,信心满满。养殖户王维銮告诉记者,虽说市场行情有所波动,但好螃蟹还是能卖出好价格。

去年初,临泽镇党委政府决定,由镇主要领导牵头领办农业重大项目,党委书记居育明领办大闸蟹养殖项目,挂联川东村养殖示范点,当起“蟹掌柜”。

看着螃蟹迟迟卖不出去,居育明也有些着急。“虽说螃蟹最终的销路不成问题,但一天没有卖出去,心里总归不踏实。”居育明说,如何能够保证螃蟹销售不受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待解决的新问题。

居育明心里有谱,他告诉记者,前不久,集体商标“川东牌”获批,川东村螃蟹养殖有了品牌傍身。“品牌做大、做强,还需要高邮市大闸蟹行业协会和全体养殖户同心协力。目前,养殖户已在组建合作社。”居育明说,合作社统一管理,饲料、蟹苗等统一发放,确保螃蟹品质、规格达标。“品质有保障,合作社就有话语权,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降低市场的风险。”

秀美水乡养螃蟹,养好螃蟹富乡民。居育明介绍,目前临泽镇的螃蟹养殖和高邮市大闸蟹行业协会联动,接下来由协会牵头,招引年轻人才回乡,开设网店,并在大中型城市开设直销门店。“打破销售最后一公里,让养殖户与消费者直接对话。”(通讯员 葛翔梅 记者 嵇长青 张旭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