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書《反經》名句30條,滲透修身齊家治國的智慧,值得收藏

助讀資料

古代奇書《反經》名句30條,滲透修身齊家治國的智慧,值得收藏

《反經》(亦稱《長短經》)是一本謀略奇書,由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老師道家末枝縱橫家趙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華夏曆史為論證素材,集諸子百家學說於一體,融合儒、道、兵、法、陰陽、農等諸家思想,所講內容涉及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領域,並且還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邏輯體系嚴密、涵蓋文韜武略的謀略全書。為歷代有政績的帝王將相所共悉,被尊奉為小《資治通鑑》。

名句集錦

1. 三公之事常在於道。——《反經·量才第四》

三公的職責就在於把握社會與自然的發展規律。

2. 道德仁義定而天下正。——《反經·量才第四》

有道德仁義的列士會遵從仁義。當仁義道德都確立之後,這樣天下便會得到了治理。

3. 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反經·君德》

如果說古代的五帝是用道德來治理國家,那麼夏禹、殷商、和周文王則是用道義來使得國家人民服從。

4. 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反經·君德》

所謂的帝王,就是遵從天地自然法則,有條理,有依據,因此才能股使得天下太平。

5. 孫武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吾以此知勝之謂矣。

孫武說:“哪一方的君主有道義,哪一方的主將有才能,我就知道勝利歸屬誰了。”

6. 多言多語,惡口惡舌,終日言惡,寢臥不絕,為眾所憎,為人所疾。——《反經·量才》

多言多語,滿口惡言,整天如此,躺下也不停,必會讓人討厭。

7. 人主者,以官人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為能者也。——《反經·大體第一》

身為人主,善於管理人們的人,才算是有才能的人。身為百姓,要以自身才能的大小,來衡量才能。

8. 士大夫分職而聽,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拱己而正矣。——《反經·大體第一》

君王讓士大夫能夠恪盡職守。聽從自己的命令。使得諸侯國能夠堅守自己的土地,能夠使得三公來商議朝中大事,這樣的天子,就能夠很好的治理天下。

9.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海之內,皆如妻子,此英雄之率,乃天下之主也。——《反經·大體第一》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對待普天下的百姓,就像妻子兒女一般,這種人就是英雄的首領,天下的主人。

10. 昔漢之初興,高祖因暴秦而起,遂誅強楚,光有天下,功齊湯武,業流後嗣。——《反經·君德》

當初漢朝剛剛興起,漢高祖劉邦反對殘暴的秦國,後來又誅滅強大的楚國,同意了天下,他的功勞可以和湯武相比,建立偉大的功業可以流傳子孫。

11. 以正理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用規範的方式治理國家,用變幻莫測的方法打擊敵人,用無為的方法奪取天下,這是成大事者需掌握的最高法則。

12. 制度者,代非無也,在用之而已.《反經·第十三》

點評:制度,每朝每代都有,就需要看什麼樣的人去使用,怎樣去使用。

13. 夫三皇無言,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反經·君德為先》

點評:三皇五言,他們的德行遍及四海,因此天下的人民不會將功勞歸於任何人。

14.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無形者,物之君也;無端者,事之本也。——《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能夠知人的是王道。能夠知曉事理的是臣道。無形的事物是有幸事物的君主,無端的事物是萬事人情的根本。

15. 用得其道則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亂。——《反經·第十三》

點評:得到去治理天下,天下便會安定下來,否則不得道去治理天下,天下就會變得混亂。

16. 高祖豁達以大度,光武謹細於條目,各擅其美,龍飛鳳翔,故能撥亂庇人,拯斯塗炭。

點評:漢高祖劉邦豁然大度,漢光武帝劉秀小心謹慎,他們都各有各自的長處,可以成為人中的龍鳳,所以能收拾殘局,保護百姓,拯救大眾於水火之中。

17. 自為之則不能任賢,不能任賢,則賢者惡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家之所以危。——《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任何事都事必躬親,就不會信任、重用有賢能的人。賢人得不到重用就會厭惡君主,結果就會使事業、功名受損,國家就會出現危機。

18. 才能參差,大小不同,猶升不可以盛斛,滿則棄矣。——《反經·量才第四》

點評:人的才能有大小之別,就像用升無法盛下斛中的東西一樣,裝不下就會溢出,溢出就浪費了。

19. 智通於大道,應變而不窮,辨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正四時,節風雨。如是者,舉以為三公。——《反經·量才第四》

點評:智能與天道相通,就可順應任何變化,瞭解萬物情況,言論足可調合陰陽,調正四時,懂得風雨的變化。這樣的人可推舉為三公。

20. 聖人之理國也,不法古,不修今,當時而立功,在難而能免。——《長短經·適變十五》

點評:聖人去治理國家,不會去效仿古法,也不會去貪圖一時的安逸。會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去建立功勳。這樣,即便遇到了困難的事情,也能夠解決。

21.語而當,智也;默而當,知也。(《反經·釣情》)

講話的藝術:該講話時,講得恰到好處,這是智慧,不該講話時則保持沉默,這也是智慧。

22.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反經·德表》)

修身的藝術:如果對自己要求太苛刻,行為就放不開;如果被物慾所牽,就容易隨波逐流。

23.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反經·德表》)

管理的藝術:心正而後身才能正,身正而後左右的人才能正。

24.未信,則以為謗己。(《反經·釣情》)

社交的藝術:還沒有取得對方信任,就冒然提意見,就會被認為是毀謗。

25.君子能修身以假道,不能枉道而假財。(《反經·論士》)

為政的藝術:君子能夠通過君主的朝政,使百姓和睦,從而達到修身。卻不能悖逆大道而假公濟私。

26.亡國之主似智,亡國之臣似忠(《反經·知人》)

歷史的教訓:亡國之君大多外表頗有智慧,亡國之臣往往表面很忠心。尤其是“亡國之臣似忠”這句,值得細細口味。

27.隨時變通,不可執一矣。(《反經·時宜》)

處世的藝術:做事要隨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通,不可墨守成規、執於一端。

28.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即聽必悖矣(《反經·忠疑》)

信息的藝術:太愛聽別人彙報的人,思維易混亂,思維混亂了就會作出不好的決策。這類似今日碎片化閱讀時代,太多的信息反而讓你不知所從。

29.勢理者,雖委之不亂;勢亂者,雖勤之不治。(《反經·理亂》)

管理的藝術:大勢治理住了,即使是應付,國家也不會發生動亂。相反,大勢沒治理好,亂成一團的,即使你再勤奮,也治理不好。——這對管理者而言實現是一句當頭棒喝!

30.知人未易,人未易知。(《反經·論士》)

交際的藝術:瞭解別人不容易,自己讓別人瞭解也不容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