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进入11月,《鹤唳华亭》等古装大剧终于来了,但从10月起刮起的甜宠剧风仍未停止。截止目前,仍有《恋恋江湖》《看见味道的你》等甜宠剧在播。

从10月开始,网剧市场上甜宠剧扎堆。从瞄准校园题材的《满满喜欢你》,到《双世宠妃》的姐妹篇《明月照我心》,再到都市爱情剧的《没有秘密的你》,各种年代的、各色人物的爱情故事让观众目不暇接。

但和前不久霸屏的《亲爱的,热爱的》不同,这批剧大多体量不大,常用新人担任主演,出品公司也多为近几年成立的新锐公司。自2017年暑期《双世宠妃》爆红后,不少新公司都瞄准了这类题材,希望能够以小博大,靠“小而美”杀出一条血路。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而甜宠剧确实也能成为新公司入局的敲门砖。除了《双世宠妃》背后的余洲影视,今年出品了《长安十二时辰》的留白影视和出品了《前任》系列电影的新圣堂影业,最早也曾凭借这类题材崭露头角。前者靠的是《亲爱的王子大人》和《亲爱的公主病》,后者则是靠分账剧《花间提壶方大厨》。

一方面,甜宠剧大多故事模式成熟、制作成本较低,又常常受女性观众所喜爱;另一方面,从去年下半年持续至今的影视寒冬,让市面上能开机的大项目锐减。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今年甜宠剧数量大增。这么多公司扎堆拍甜宠剧,谁能拔得头筹?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十多部甜宠剧争相播出,如何正确收割少女心?

尽管许多人喜欢把甜宠剧当作一种类型,视频平台在提到垂直细分时,也常常把“甜宠剧”拿出来举例,但在创作出《双世宠妃》的余洲影视创始人杨朔看来,甜宠剧其实只是一种元素,“就像警匪电影里有动作元素一样。在’甜宠剧‘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很多剧就已经有甜宠元素了。”

杨朔告诉小娱,之所以在2017年把《双世宠妃》当成甜宠剧来宣传,是因为这部剧前后被《楚乔传》和《醉玲珑》两部大剧夹击,显得“十分弱小”。为了突出《双世宠妃》的特色,在宣传时平台就把“甜宠”这个元素放大,作为这部剧的标签。没想到这个标签从此流行开来,直到今天。

如今在播的剧中,也或多或少打过“甜宠”这一宣传点。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梳理了十月份上线的12部甜宠剧,得到下表: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这些剧主要分为青春校园、都市爱情和古装爱情三大类,其中校园题材《满满喜欢你》,常在官微上发主演的撒糖片段;都市爱情剧《没有秘密的你》,主打的宣传点是“甜蜜的姐弟恋”;古装甜宠剧《明月照我心》,粉丝经常安利剧中的花式吻戏。

据云合数据,10月份上线的全部剧集中,《明月照我心》播出后一周的累计有效播放量排名第三,仅次于《谍战深海之惊蛰》和《没有秘密的你》。作为一部主演均为新人的单平台网剧,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作为《双世宠妃》和《明月照我心》的总编剧,杨朔总结出了四点创作这类题材的心得:

  1. 提炼出故事的核心概念
  2. 打好故事的情感基础
  3. 让故事类型化和风格化
  4. 如果是IP改编,尽量选择可操作性较高的

首先是提炼核心概念。杨朔认为,《明月照我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通过催眠获得的爱情是不是真的爱情”。“主要看故事核心,有了故事核心才有叙述源动力,之后看人物关系是否吸引人。”

以往成绩出色的甜宠剧,也大多具有一个核心概念。如两年前华策影视出品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核心概念是经典的“学霸和学渣之间不可能的爱情”。聚焦美食的《花间提壶方大厨》,则讲述了一个女孩如何通过美食一点点和著名恶少建立感情的故事。

除了提炼概念,拍甜宠剧的另一个重点是,故事要具备真实的情感基础。因为甜宠剧的受众往往是年轻女性观众,许多创作者喜欢写偏离现实的偶像化桥段,稍不留意就会显得很假。《明月照我心》中也有很多看起来不够现实的设定,比如男主叫不醒的梦游症,女主的催眠能力等等。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但在杨朔看来,这只是一种戏剧化元素,“我们只是采用一种比较有网感的形式,本质上这个故事还是在讲爱情和婚姻生活。”在被问及到如何平衡真实和戏剧的关系时,杨朔认为这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在人设和内涵方面,写任何题材都需要从真实的情感出发,在此之上发展人物关系。但在外在的动作和冲突层面,则需要用一些冲突激烈的戏剧元素给这部戏添彩。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观众相信,这两个人为什么能走到一起。”杨朔总结道。对于非甜宠剧受众,可能会觉得剧中那些夸张的设定十分“沙雕”甚至毫无逻辑,但一旦观众相信了故事的情感基础,就不会在意那些戏剧性的元素是否真实,反而会觉得这些元素“很好玩”。

比如年初火起来的《奈何boss要娶我》,故事本身也非常狗血。一个十八线女艺人身患“血癌”,为了生存只能嫁给可以为她提供合适骨髓配型的霸道总裁,最后又得知这是一场骗局。但故事的情感基础能让目标受众相信,看起来也就没那么浮夸了。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娱乐资本论此前曾采访过《奈何boss要娶我》的总制片人刘明丽。刘明丽表示,两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互动,才是整部剧最打动人的地方。一个有心理缺陷、暗恋对方却不懂爱的男生,如何设下圈套让对方爱上自己,这部分才是感动目标受众的核心之处。

至于让故事类型化和风格化,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观点,但做到并不容易。目前市面上的甜宠剧,大多采用和喜剧混搭的形式。这种轻喜剧的类型,十多年前的台湾偶像剧就运用自如了。但甜宠元素还可以用在很多其他类型里,比如科幻、悬疑等等。如《颤抖吧!阿部》,就是混搭了甜宠元素的科幻题材,2016年的《美人为馅》,则是混搭了甜宠元素的悬疑剧。

最后,甜宠剧大多由IP改编,评估IP的能力也很重要。杨朔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当年之所以在几本小说里选了《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改编成《双世宠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部小说元素更丰富,改编空间更大。对这类桥段比较重复的甜宠小说,元素更丰富,也就意味着创新的可能性更大。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打通部门壁垒,小公司的“小而美”制作方法论

在制作层面,如同以制作青春剧见长的小糖人和靠悬疑剧起家的五元文化,在甜宠剧领域冒头的公司,其创始人也多是传统影视行业出身,制作经验丰富。

小糖人的创始人朱振华,曾就职于光线传媒,在创办小糖人之前曾在搜狐视频制作过青春剧《匆匆那年》。余洲影视联合创始人、《明月照我心》导演李阳,也曾在《炊事班的故事》《追击者》《张小五的春天》等多部热播剧中担任美术指导、造型指导和制片人。也正因为她在剧组中担任过多种角色,所以很清楚各个环节的开支,“一块板需要多少钉子多少胶,运用掐丝工艺需要多少珠子,我从头到尾都很清楚。”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正因为李阳比较了解影视剧制作中的各个细分环节,杨朔又对编剧创作环节非常了解,两人在一起工作时才能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互补。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公司成员少而精,编剧团队在前期创作时就能和制作团队沟通。比如写一个场景需要用到湖,编剧会提前和制片部门、置景部门沟通,是否能满足需求。实际拍摄时,编剧也会驻组,根据现场环境灵活调整剧本。

“为什么当年我们拍《双世宠妃》制作成本很低?也是因为我们在前期创作中就让制作团队介入了,少花了很多冤枉钱。”李阳说。这是他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剧集性价比的关键。

与余洲影视类似,今年4月播出的青春剧《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其制作方琪烁影业也很重视前后期环节的打通。琪烁影业的创始人张炜麟是编剧出身,这使这家公司天然具有编剧基因。她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自己从编剧转为制片人的初衷就是希望将一个好剧本更好地制作出来,“而不是剧本和制作脱离,导致最后没有呈现剧本的最大优势。”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甜宠剧市场竞争激烈,新公司还能借此崛起吗?

当然,也不是所有瞄准甜宠剧赛道的新公司都和余洲影视、琪烁影业一样,由传统内容人把控。

较早踏入甜宠剧领域的留白影视,由原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徐康和原欢瑞世纪高管毛攀锋共同创办,在2017年就获得了经纬中国和南山资本1.5亿元的投资。最初以《花间提壶方大厨》崭露头角的新圣堂,本就是华谊兄弟旗下的影视公司。

这类背靠大资本的影视公司,在通过甜宠剧打出些许知名度后,就迅速开启了多元类型的布局。比如留白影视,在今年除了甜宠剧《我不能恋爱的女朋友》之外,还有古装大剧《长安十二时辰》。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还有一类是专门瞄准女性市场的剧集公司,如前不久刚收官的《没有秘密的你》的出品方金禾影视。其企业目标是“做观众喜爱的女性向品牌剧的影视公司”。早在这部剧之前,该公司就参与出品过《漂洋过海来看你》《美味奇缘》等都市情感剧。

许多中小型公司通过甜宠剧崭露头角后,之后承制的项目也多为此类“小而美“的项目。比如年初靠《奈何boss要娶我》进入观众视线的华晨美创,接下来的作品除了《奈何2》还有一部青春校园剧《嘉人本色》。如今在播的青春校园剧《竹马钢琴师》,其出品方火凤燎原影视之前曾参与出品过《绝世千金》,下一部作品是古装甜宠剧《冒牌太子妃》。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这类公司之所以经常承接“小而美“的项目,除了甜宠、校园等题材本身性价比较高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平台的推动。如今搜狐视频和芒果TV都主打女性市场,在小体量的甜宠剧方面储备颇丰。优爱腾三大平台在头部作品之外,也瞄准了甜宠、悬疑等细分赛道。

以余洲影视为例,2017年拍《双世宠妃》,就是企鹅影视提供的IP。如今的《明月照我心》,改编自腾讯动漫的漫画《王爷不要啊》。腾讯影业和企鹅影视拿下版权后,共同负责项目的开发和制作。在后期的宣发上,腾讯影业作为宣传主控方,还撬动了包含腾讯动漫、腾讯音乐、微视等多个腾讯系内资源共同发力。“《明月照我心》是资源整合的结果。”杨朔说。

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影视行业入冬以后,平台方和制作方的预算都少了,大项目锐减,小项目更受欢迎。尤其是在分账剧领域,甜宠剧也是大势类型,性价比优势尽显。比如由映美传媒出品的《绝世千金》,如今分账金额就已达到6000万。

《奈何boss要娶我》制片人卞亮在去年年底接受娱乐资本论采访时就曾提到,找自己咨询小而美剧集制作经验的公司越来越多。还有制作公司的文学策划向小娱透露,如今给平台方提案,比较保险的策略就是报甜宠剧项目。

除了预算方面的减少,平台爱拍甜宠剧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类剧集造星能力较强。2017年的《双世宠妃》捧红了邢昭林和梁洁,《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捧红了胡一天和沈月。今年的《奈何boss要娶我》播出后,主演徐开骋微博粉丝量也猛涨上百万。

在前几年版权价格日益上涨的大环境下,平台用自己的新人拍甜宠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上游成本。不过,由于如今甜宠剧数量猛增,竞争越发激烈。新人想借此出头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而和邢昭林、胡一天们一样,靠甜宠剧这一类型迅速走红的公司,也面临着下一步挑战。和小糖人不想把自己定义为专注拍青春剧的厂牌一样,余洲影视也不愿意止步于甜宠剧。因为李阳出身于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有一定的部队资源,公司正在开发的下一个项目就是军事题材,这也符合如今的政策导向。

数十部扎堆年末,“腻”死个人的甜宠剧怎么突围上位?

平台方力推、制作方爱拍,种种原因造就了如今十多部甜宠剧同时在线厮杀的景象。但两年前,《双世宠妃》能凭借较低的成本收获30多亿播放量,成为以小博大的典型,制作方余洲影视也从此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如今,新入局的影视公司还能借这一类型成功崛起吗?

从客观环境来看,如今甜宠剧数量大增,竞争确实比以往激烈。但平台对这一类型依然有稳定的投入,观众也尚未对甜宠剧产生审美疲劳。毕竟,甜甜的爱情故事永远是年轻女性的刚需。在经过数量上的疯长之后,接下来,就该看谁家能在内容上有更多创新,在制作上更上一层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