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风从海上来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我们盐湖公司这已经是第二次组织人员参加进博会,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次重点是关注盐湖产业的高端技术工艺,为我们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补充能量。”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康民对参会收获充满期待。

伴随着中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在浦江之畔的上海市成功举办,越过千山万水,“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劲风,吹皱了万顷盐湖,为盐湖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旺盛活力。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盐湖工业,在面向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宏阔背景下,举目远眺,看到了盐湖工业即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风从海上来,劲鼓盐湖帆。用进博会点燃的新理念推动盐湖工业开放创新,进而拓展良好的发展空间,分享全球化经济的果实,盐湖工业蓄势而发。

冲浪的“底气”源自创新

“察尔汗盐湖钾资源已实现从单一钾肥生产向钾系列产品生产延伸,使我国农业用钾由以前完全依靠进口,转变成现在可长期保持自给率达50%以上,成为世界钾肥贸易的‘价格洼地’。”谢康民如是说。

除了盐湖资源成为大自然给予柴达木盆地的先天优势外,柴达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盐湖资源的开发史。从零起步,实现了从“土法上马”到现代化工业生产;从生产队到大型企业集团;从生产单一的钾肥产品到钾、钠、镁、锂、硼系列产品开发;从工艺落后、不成体系的原始开发模式到产业体系日益完整的现代产业集群的蝶变。每一个进步的阶梯,无不饱含了创新求变的意蕴。

置身钾肥生产的分层阶梯自动化生产线前,钾肥生产的整个流程尽收眼底。目前,围绕钾资源开发,已形成850万吨氯化钾产能,并带动硫酸钾、硝酸钾、原盐、纯碱、氯化钙系列产品稳固立足市场。实现了钾肥的专业化、个性化、柔性化生产,我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的“长子”地位进一步稳固。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当参会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孟海接受采访时亮出金属镁块,顿惊四座。镁资源开发已形成10万吨金属镁、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5.6万吨镁合金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实现了氯化镁变废为宝的高值化开发利用。“废液卤水——碳酸镁、氢氧化镁——高纯镁砂深加工产品、氢氧化镁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基本形成,其产品已广泛适用汽车、航空多个领域。国内重要的金属镁、镁基合金、镁系阻燃与耐火材料以及镁盐产业生产基地正趋形成。

锂资源开发凭“锂”独步。已形成碳酸锂、高纯氯化锂、金属锂等多种产品产能,“卤水——碳酸锂、氯化锂——电池级锂盐——六氟磷酸锂——锂电池”产业链条逐步打通。硼资源、溴资源开发和氯平衡综合利用紧随其后,谱写出盐湖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协奏乐章。

追逐大潮瞩目高端

纵观全球盐湖资源开发,无论看发展规模、产业规模,还是比较技术水平、环保水平和产业协同水平,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都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盐湖时的殷殷嘱托,已经化为海西州全力以赴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质量效益,以打造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为突破,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浪潮的巨大动力。

随着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跨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盐湖落地生根,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推动了盐湖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面向未来融入全球化经济做足了“功课”。

“钾”速蝶变。自主创新突破的反浮选冷结晶钾肥生产技术成为国际盐湖卤水法生产氯化钾的领先工艺,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可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氯化钾回收率较前提高8% ,实现钾肥产品质量“再升级换代”,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低品位往固体钾盐溶解技术的产业化,解决了尾盐钾资源综合利用和高钠光卤石矿冷结晶的世界性难题,柴达木盐湖固体钾开采技术由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镁”不胜收。柴达木盐湖水氯镁石制取高纯镁砂生产技术,解决了国内盐湖镁资源开发生产高纯镁砂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以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突出特点领先国际。彻底攻克氢氧化镁过滤和洗涤性能关键技术,建成年产10万吨水氯镁石制取高纯氢氧化镁项目生产装置,使氢氧化镁的纯度达到98%以上,补齐了国家高纯度氢氧化镁产品不足的短板。

有“锂”说话。针对柴达木盐湖镁锂比值普遍过高,镁锂分离技术成为一大难题,州内企业通过采用吸附法、萃取法、煅烧法等多种工艺,有效解决了从高镁锂比盐湖中提取高纯锂和硼的世界难题,由此也为青海盐湖卤水提锂技术领先世界奠定了基础。

“硼”荜生辉。利用金属冶金副产硫酸,以酸法工艺制取硼酸,有效分离母液中的硼酸和硫酸镁,通过解决酸法生产硼酸的母液环境污染这一曾长久困扰的问题,填补了国内酸法硼酸工艺母液回收技术的空白。在实现盐湖化工产业与冶金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盐湖资源开发全面步入绿色生态环保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就在参加今年的第二届进博会期间,盐湖公司人员在高度关注与己相关的前沿高端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借此平台把盐湖工业领先国际的技术优势展现出来,寻找合作空间。

“弄潮”更需坚韧不拔

“目前,盐湖工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吸收先进技术工艺的同时,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也在增强。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采盐船,产能超过了进口设备,并进行了配建活动加压泵站等四项技术创新,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采盐设备。”盐湖公司副总裁王石军说出了企业技术挖潜带来的活力。

采访中了解到,在推进盐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盐湖公司也面对产业层次、科技支撑能力、资源协同开发、制约盐湖资源开发等亟待破解的问题。唯有以新理念破题,盐湖工业才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特色更明显的发展之路。

对此,海西州决策层形成共识:全力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核定开发规模,优化功能布局。推动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资源的深层次利用,重点突出项目的带动作用、融合能力和辐射效应,加快谋划一批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产业间链接的关键项目、集群项目。强化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行资源配置向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项目倾斜,以资源的整装配置,全面提升资源开发转化效率。

盐湖产业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也将推出一系列“组合拳”:

——通过突出创新驱动,加快盐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盐湖资源开发产业竞争力,把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落脚点。

——把升级传统产业、培育盐湖新业态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与协同创新等方式,推动盐湖资源开发实现新跨越。

——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为核心,加快攻克盐湖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瓶颈”,全方位、多领域、高起点加快资源转换步伐,夯实产业转型发展的科技支撑……

海上吹来的强劲之风,正助力盐湖之舟高挂云帆,行稳致远。

【视点短评】盐湖的“掌纹”

起初走进盐湖,是因工作使然,主观上多少有些被动的成分掺杂其中。经不住日积月累,在与盐湖的频繁往来中,由陌生到稔熟,进而生发出探亲访友般的情感。臆想中,盐湖如摊开在眼前的巨掌,在其疏密有致的“掌纹”里,似可端详出盐湖的前世今生。

盐湖的“掌纹”起初是粗放的,甚至可以说是粗糙的。在这种粗放乃至粗糙中,却显现出几代柴达木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实践,凝聚了盐湖人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产业报国”情怀。这既是一个产业的发端,也是一种精神的起源。靠着这种坚韧笃行的精神,盐湖人为当时年轻的共和国和从久远走来的农耕大国,捧出了钾肥——这种弥足珍贵的粮食的“粮食”。

“掌纹”由粗放渐显细腻。随着发展阶段的逐步演进,先进的技术工艺伴随攻坚克难应运而生,尤其是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注入盐湖产业后,激活了“一湖春水”。在钾产业这一主要“纹路”上,开枝散叶分出了钠、镁、锂、硼等新的产业“纹路”。在实现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事业线”多头并进,“镁锂钾园”渐成规模。

产业链逐步延伸,新产品向市场伸出触角,在“朋友圈”日益扩大的同时,成就了盐湖产业的“感情线”。高性能镁合金、锂电池、功能性无机盐材料等高端产品,在与国内诸多行业形成产品配套关系的同时, “感情线”跨洋越海,借助进博会等一个个高端平台产生的带动力,已与国外汽车等行业缔结合作关系。

从三江之源到浦江之畔,其间的遥远距离,却挡不住进博会对盐湖产业面向未来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棋盘”中,盐湖人将“命运线”紧紧抓牢在自家手中,瞩目经济全球化的怀抱,向高远的方向奋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