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業”融合發展意見首度亮相:將切實穩住傳統領域消費

“兩業”融合發展意見首度亮相:將切實穩住傳統領域消費

11月15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舉行新聞發佈會,除了目前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外,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會上介紹了將於今天公佈的《關於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她表示,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趨勢。

孟瑋在會上同時介紹了近期調整基礎投資項目基本金比例,以及規範資產管理新規的有關情況。

"兩業"融合挖掘消費空間

孟瑋在會上透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門聯合近日印發了《關於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並於今天正式對外公佈。

《實施意見》梳理提出了10種發展潛力大、前景好的典型業態和模式,包括推進建設智能工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推廣柔性化定製、發展共享生產平臺、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加強全生命週期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發展服務衍生製造、發展工業文化旅遊以及其他新業態新模式等。

孟瑋表示,將積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以產業融合帶動消費。例如,在消費服務重點領域和製造業創新融合方面,重點發展手術機器人、醫學影像、遠程診療等高端醫療設備,開展健康管理、運動向導、精準照護等增值服務,逐步實現設備智能化、生活智慧化。

同時也將切實穩住傳統領域消費。一方面,穩住汽車等消費大頭。破除汽車消費限制,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推動汽車限購政策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另一方面,大力促進更新消費。以家電、消費電子等為重點,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健全廢舊產品回收拆解體系,完善機動車、船舶和農機報廢回收更新辦法。

“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再加上新技術手段的不斷應用,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可以挖掘。”孟瑋說。

《實施意見》也明確,在推動兩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發揮多元化融合發展主體的作用,其中包括產業鏈龍頭企業、行業骨幹企業,也包括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平臺型企業和機構,以及其他各類主體。

同時,《實施意見》還從優化發展環境、強化用地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加強人力資源保障等方面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孟瑋表示,發改委將將著力解決一批制約兩業融合發展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強化政策性創新,加大對各類市場主體的支持和引導力度。

投資流向能源領域

除了《實施意見》外,孟瑋還介紹了10月份投資項目審批核準情況。10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個,總投資442億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

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11月13日的國常會上提出,允許在部分基礎投資項目下調資本金比例不超過5%。同時,會議還對鼓勵項目法人和項目投資方通過發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多渠道規範籌措投資項目資本金明確了有關政策。

孟瑋表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是優化投資結構、深化投資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自1996年,我國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以來,曾3次調整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對加強宏觀調控,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效果。

今年以來,黨中央對做好“六穩”工作、促進有效投資、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提出了明確的部署和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

孟瑋指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通過適當調整資本金比例,有利於發揮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引領作用,有利於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也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同時,孟瑋也強調,國家規定的項目資本金比例是項目資本金最低比例的下限,實際比例需要投資方、金融機構在執行國家規定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項目的投資收益、貸款風險等實際情況自主確定,金融機構要按照商業化原則,自主決定是否發放貸款以及貸款的數量和比例。

引導社會資本服務實體經濟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人民銀行等部門在10月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和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

孟瑋介紹,《通知》明確了在過渡期內的政策安排。根據新老劃斷的原則,資管新規出臺前金融機構已與符合規定要求的兩類基金簽訂的認繳協議繼續有效,過渡期內,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出資符合《通知》規定要求的兩類基金,但應當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

過渡期內,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投資符合規定要求的兩類基金,在向投資者充分披露和提示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投資風險的前提下,可以將該產品整體視為合格投資者。

符合規定要求的兩類基金接受資產管理產品及其他私募投資基金投資時,該兩類基金不視為一層資產管理產品,避免對基金運作產生影響,該政策適用於過渡期內和過渡期結束後。

孟瑋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對符合通知規定要求的兩類基金和金融機構執行通知的情況加強監管,進一步加強金融風險防範,最大限度消除監管套利空間,更好發揮兩類基金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