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國際農機展這個農業機械被市委書記“點名”了,是什麼情況?

青島國際農機展這個農業機械被市委書記“點名”了,是什麼情況?

2019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青島世博城國際展覽中心完美謝幕。青島璐璐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被青島市委書記“點名”了,作為辣椒除柄加工特色農業裝備研發制企業,產品暢銷國內並出口多個國家,尤其是佔據了印度市場,是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下成長起來的典型代表。

這個被青島市委書記在全國行業大會上作為先進典型代表“點名”的農業裝備企業,究竟是什麼來頭?

青島國際農機展這個農業機械被市委書記“點名”了,是什麼情況?

勇於創新的農人

位於青島膠州市膠萊鎮工業園的不算太大的農機企業,卻研發製造出著世界首創的農機產品——自動辣椒除柄機,通俗一點兒講,就是“辣椒剪切把兒機”。

近距離觀察“璐璐”辣椒除柄機,其外型更像一個藍白相間的、佈局靚麗的長方體“大箱子”,它可是具有多項發明專利的首創產品,其整機專利技術應用達6項,加工能力每小時可以達到到150—500公斤,6個工人操作機器的效率能夠抵得上100個人的工作效率,且辣椒除柄率超過93%。

很多人並不太瞭解辣椒及辣椒加工產業,也不瞭解辣椒為什麼要除柄?據資料統計,我國是世界第一辣椒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辣椒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國內辣椒種植主要分佈在河南、新疆、甘肅、內蒙、山東、河北、雲南等地。

青島國際農機展這個農業機械被市委書記“點名”了,是什麼情況?

2018年全國辣椒種植面積約213.7萬hm2 (3205萬畝),總體產量約3500萬t,從全球範圍看,辣椒種植面積370萬hm2(5550萬畝),產量6000餘萬t,是世界上僅次於豆類、番茄的第三大蔬菜作物,我國以及印度、墨西哥、巴拉圭、西班牙、美國、玻利維亞、南非等都是辣椒主產國,在辣椒深加工過程中,凡是幹辣椒加工出口都必須進行除柄處理,按照我國出口標準要求,幹辣椒出口要求把柄部位殘留在2mm之內。如做辣椒醬、辣椒麵、剁椒等都需要進行去把處理,傳統方式都是靠人工剪切完成,耗時費力、效率低下、職業危害明顯,因此,機械化辣椒除柄需求尤為迫切。

李志敏發明的辣椒除柄機正好是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備受關注和青睞。產品一經推出,很快就暢銷內蒙、東北、湖南、湖北、河南、山東、河北等全國各地,並且出口印度、馬拉西亞、墨西哥等國家,李志敏接收的來自國內外的訂單絡繹不絕,其事蹟先後被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山東電視臺以及青島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報道。

創新的代價

李志敏的機械發明之路遠沒有預想得那麼順利。十幾年前,還在做幹辣椒加工生意的李志敏,幹辣椒加工人工“切辣椒把”成為他和其他同行最頭痛的一項工作,長期從事與辣椒直接接觸的相關工作,還會對工人造成呼吸道感染、辣掉指甲蓋、皮膚潰爛、腫脹等創傷。李志敏突發奇想:能不能研究一種專門切辣椒把的機器,實現機械化作業呢?

青島國際農機展這個農業機械被市委書記“點名”了,是什麼情況?

在研發之初,大多數部件都是手工敲制,自2009年開始,在接下來的5年裡,迎接他的不是成功,而是一次次的實驗失敗,要不就是剪切率不行,要不就是可靠性不行,再要不就是辣椒破碎率太高……在不斷的失敗中,不僅消磨了李志敏的信心,而且更致命的是,耗盡了他多年做生意的積蓄。

李志敏回想起那段經歷有著說不出的感慨,“一次次的實驗失敗後,我真的心灰意冷了。有一天,我站在自家陽臺上,腦子裡只有跳下去的衝動。但是,看著家住二樓的離地高度不夠,又想到,如果摔不死殘廢了,豈不是花錢更多?!不跳了。”於是,李志敏重新振作,又進入了一遍又一遍的反覆實驗和設備改進中。

2014年底,第一臺辣椒去把機經受著了連續100小時的不間斷作業實驗,不僅整體作業效率令人吃驚,而且剪切率超過90%,終於成功了,那一刻,李志敏想笑,但是更想哭,這個七尺男兒5年裡所揹負的艱辛和苦楚,也許外人永遠體會不到……

技術創造是一條艱辛而又充滿挑戰的壯舉,每一次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也正是有了像李志敏這樣的農機人的敢為人先的不懈奮鬥,我們才看到了更大的、一個接一個的希望。

堅守的成果

青島國際農機展這個農業機械被市委書記“點名”了,是什麼情況?

近年來,國內農機市場進入深度調整,總體發展趨弱運行,傳統產業出現嚴重下滑,產業進入低谷期,在困境下,諸多農機企業有的撤離、有的轉行、有的賣掉……而多數企業卻是在堅守,並不斷尋求創新發展的路徑。

在中國做農機,必須得有情懷,這種情懷是對農業、農民和土地的深厚感情,有了這份深深的情懷,才能夠有那份責任心和堅守精神。李志敏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在從事辣椒生意的時候,他所提出的第一個理念就是絕不欠農戶的錢、不欠僱工的錢。如今做農業裝備機械了,他所倡導的理念是:“璐璐機械不能給您最低的價格,但能給您最高的品質;我們寧可為價格解釋一陣子,也不願為質量道歉一輩子。”

經歷了創新發展的困苦和成功喜悅的同時,李志敏前行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他仍然將堅守農機制造和創新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的主旨,他積極引進專業人才,並與山東理工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院校開展戰略合作,持續打造科技創新的新動能.

目前,該公司研發的辣椒脫帽機進入小批量試製階段,預計兩年內就可以實現批量製造,這一產品採用了電子集成裝置,自動化、智能化及科技含量程度更高。

2018年10月份,鑑於璐璐辣椒除柄機在印度市場的影響力,政府公佈對購買“璐璐”產品的用戶給予最高40%的補貼,這無疑是對“璐璐”這一中國農機產品和品牌的最大肯定,與此同時,應印度政府號召,在青島及膠州市政府的支持下,青島璐璐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年底在印度設立了分公司,承擔屬地產品銷售與服務工作。

放眼全球,農業裝備行業的前景廣闊無限,直面眼下,每一個農機經營者都有責任秉承堅守與創新理念,在新技術、新工藝、新制造等環節進行突破,跟跑全球頂尖農機水平並實現超越,不誇張地講,李志敏以及他帶領的團隊為業內同行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讓我們共同期盼著農機行業裡出現更多像李志敏一樣的創新者,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創業傳奇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