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多條路延後落葉不掃啟動時間 落葉景觀道路將進入最佳觀賞期


申城多條路延後落葉不掃啟動時間 落葉景觀道路將進入最佳觀賞期

申城多條路延後落葉不掃啟動時間

  再過不久,上海一些街道因實施“落葉不掃”,將鋪上各色“地毯”。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昨天公佈2019年42條城市落葉景觀道路。預計11月中下旬,這些落葉景觀道路中的大部分將進入最佳觀賞期。

  退出7條新增15條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和去年相比,今年落葉景觀道路進行較大幅度增減。去年列入名單的7條道路今年退出,新增了15條道路,使上海落葉景觀道路從34條增至42條。普陀區這次沒有落葉景觀道路入圍,去年的花溪路(桐柏路至楓橋路)、桐柏路(棗陽路至梅嶺南路)不在名單上;寶山區則首次有道路入圍,為寶泉路(四元路至龍鎮路)。

  一些落葉景觀道路在去年基礎上進行拓展。主打懸鈴木秋色的長寧區新華路(淮海西路至楊宅路)今年向西延伸至新華路、凱旋路路口,主打無患子秋色的長寧區龍溪路(虹橋路至青溪路)向西延伸至龍溪路劍河路路口。有些落葉景觀道路發生“位移”。比如,徐彙區的復興西路(華山路至武康路)整體向東調整至復興西路(高郵路至永福路)。

  今年和去年比,多條落葉景觀道路均延後落葉不掃的啟動時間。徐彙區8條落葉景觀道路將啟動時間從11月24日推遲到12月1日,結束時間從12月9日延後到12月31日。黃浦區的思南路(建國中路至復興中路)落葉不掃的持續時間從去年的11月15日至12月15日調整為今年的11月20日至12月20日。

  一些落葉景觀道路將落葉不掃的結束時間提前。長寧區8條落葉景觀道路去年年底才結束“落葉不掃”,今年把結束時間提前10天左右,在12月20日結束。閔行7條城市落葉景觀道路更是提前1個月結束落葉不掃,僅在今年11月15日至30日維持落葉不掃。

  今年在楊浦區,有兩種全新的落葉景色加入,分別是:國曉路(江灣城路至淞滬路),主要樹種是銀杏、鵝掌楸;國秀路(江灣城路至淞滬路),主要樹種是無患子、合歡。其中,鵝掌楸和合歡是上海落葉景觀道路中首次出現的新樹種。

  落葉景觀須與周邊合拍

  對於今年落葉景觀道路的較大調整,上海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各區綜合考量過去數年試點經驗以及近期氣候、落葉景觀等實際情況做出的決定。

  首先是名單的“大換血”,主要原因是一些路段經多年觀察,實際觀賞效果不佳,減掉它們,保留精華,能讓市民更“精準”地欣賞到最佳的落葉景觀;另一些路段通過多年試點,口碑良好,且原有路段周邊的延伸路段也具備了較好的觀賞條件,因此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拓展。

  多條落葉景觀道路被取消,還與道路施工、保障交通等原因有關。比如,近年來頗受追捧的上海“銀杏大道”——四平路,今年確定落葉景觀道路範圍時,取消了位於楊浦區的四平路(大連路至五角場環島),僅保留位於虹口區的四平路(海倫路至大連路)。綠化市容部門表示,由於四平路楊浦段是交通幹道,從確保市民遊客安全、維持交通通暢等因素考慮,暫不將該路段列為城市落葉景觀道路。

  其次是實施落葉不掃時間的大幅推遲和提前結束。該負責人表示,調整後的落葉不掃時段,恰恰是綠化市容部門判斷的今年落葉最佳觀賞期;前幾年較早實施落葉不掃後,就有許多市民興沖沖地去觀賞,結果因為景色不佳,敗興而歸。

  市綠化市容局強調,落葉景觀道路的評選和公佈,並非越多越好、越長越好,而是要控制數量,精益求精,有些觀賞效果不佳的道路隨時可能被調整出大名單。

  近年來,各區在確定落葉景觀道路時,尤其注重其與所在區域特點、歷史內涵、建築風格的契合度。例如,靜安區的鉅鹿路(常熟路至富民路),結合周邊特色街區、老建築和酒吧進行落葉景觀的整體打造,突出區域洋氣而繁榮的高顏值“網紅”小店;再如寶山區的寶泉路(四元路至龍鎮路)一帶,有月浦公園抗戰紀念碑,市民和遊客在追尋紅色足跡緬懷先烈的同時還能一覽落葉景觀,不失為一種不忘歷史珍惜當下美好生活的體現。

  落葉景觀道路還成為文明的“試金石”。去年,徐匯等區在部分落葉景觀道路試點“無人保潔”,撤除道路上的全部或部分垃圾箱,只依靠志願者引導“垃圾不落地”,讓公眾自覺愛護和維護這片落葉美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綠化市容管理部門向廣大市民提出倡議,落葉美景的保留著實不易,希望市民養成文明習慣,垃圾不落地,不亂丟,自覺分類投放;不高空拋物、不行車拋物;不隨地吐痰,保持良好文明習慣,主動勸導不文明行為,營造人人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社會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