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4孩子离婚,母亲劝她认错,丈夫笑她养不活,她终成女子典范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地位普遍很低。世俗通常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物和私有物品,她们没有尊严,在家相夫教子成为贤内助是“天职”。但是随着女性独立解放的思潮越来越汹涌时一个又一个的女性走出家门面对社会。

这独立之路必然是遍布荆棘但是她们越挫越痛,用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就向世界证明了自己、证明了女性的价值。要说着女性独立我想董竹君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传奇人物。

带着4孩子离婚,母亲劝她认错,丈夫笑她养不活,她终成女子典范

董竹君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母耿直淳朴。父亲每天拉着黄包车拿着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母亲虽体弱多病但是把董竹君照顾的很好。在这样困难的经济条件下,父母依旧将董竹君送到私塾念书。在董竹君十二岁那年,父亲突患重疾。无奈之下,董竹君被押到青楼做三年的清倌人。

但是年幼的董竹君并没有被艰难的生存打倒,在她的心中仍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家庭虽贫困但是父母在她年幼的心中早已种下了耿直、善良和尊严的种子,在私塾念书时面对困难的生活环境年幼的董竹君早已明白脱离现状的唯一途径是读书和保持自己的尊严。

董竹君经常向年长的前辈请教琴艺和舞艺,随着年岁的增长董竹君已经掌握了多种乐器和舞种,也多次成为花魁。但是在鱼龙混杂的青楼中,董竹君只是将自己变得强大。就在董竹君的人生陷入困局时,夏之时的出现仿佛一道光照耀了董竹君的前路。

带着4孩子离婚,母亲劝她认错,丈夫笑她养不活,她终成女子典范

当时的夏之时与董竹君一见钟情,在经过几次接触后两人迅速的坠入爱河。渐渐地,夏之时有了和董竹君的结婚的念头。这时董竹君向夏之时提出三点要求:“其一,有自己将自己赎身;其二,只娶她;其三,带她去日本留学”。这些要求夏之时都一一应下。

不久之后,两人结婚并共赴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董竹君扩大了自己的眼界,打开了自己的格局。这次留学为董竹君未来的成功打下来坚实的基础。但是两人归国不久后,夏之时被政敌所害,失去了工作和大部分财产。

自此之后,夏之时整日游手好闲,荒废时光。面对一蹶不振的丈夫和生活困难的局面,董竹君开办了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惨淡关门。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随着儿女的成长家庭的开销渐渐变多。董竹君面对一个家庭残局和夫妻感情破裂的状况时,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婚并且提出独自抚养四个孩子。

带着4孩子离婚,母亲劝她认错,丈夫笑她养不活,她终成女子典范

但是历史仿佛会重演,当年夏之时带走董竹君时她提了三个要求,而今董竹君和夏之时离婚时她也提了两个要求。“其一,夏之时定时提供抚养费;其二,若董竹君意外离世,夏之时必须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但今日不同往日,夏之时都一一拒绝。

离婚之后的董竹君开办起小规模的厂,在创业期间请教有志之士从海外招回一笔一万的股资。董竹君在创业期间不断地学习商业知识并且偶尔会到海外进行商业活动。这样的行为让董竹君的格局不断的变大,眼光不断的变得长远。

之后的年岁里,董竹君不仅仅成为了商场上的女强人,在政治领域也有所贡献。

带着4孩子离婚,母亲劝她认错,丈夫笑她养不活,她终成女子典范

女性虽有柔软的身躯,但是大部分女性都拥有一颗强大且坚韧的内心世界。面对世界的不公和危险,她们将会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世界喊出“姐姐来了”。独立之路势必会艰难、路途长远,但唯有走下去才会成功。就如董竹君那样保持尊严,自强不息,一步一步的让世界的目光焦距在她的身上。

参考文献:

《董竹君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