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

■理論特稿/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論

觀點提示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一重大論斷科學概括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在整個國家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根本地位和核心作用,充分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根本所在。

《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系統描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是統領和貫穿其他各方面的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習近平同志指出:“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這一重大論斷科學概括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在整個國家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根本地位和核心作用,充分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根本所在。

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種政治地位和優勢既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所決定並保持的,更是依靠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的成績贏得的。在當代中國,沒有任何政黨和政治組織比得上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經邦有術,持之以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形成的內在邏輯。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為最大的制度優勢不是靜止的、封閉的,而是在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之間形成有效的相互轉化、促進和統一機制,從而把最大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強大的實踐力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前進。

從黨的主張與人民意願相互關係看,一是黨的主張中必然蘊含著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以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為初心和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主張包含著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人民立場,反映人民意願,實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自覺統一。這是其他任何政黨所無法比擬的。二是中國共產黨通過健全的宣傳思想工作體系和強有力的理論武裝工作,推進黨的主張轉化為人民意願。理論每創新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人們頭腦,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牢牢佔據主流,做到黨的主張深入人心,成為人民的行動指南。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轉化為物質力量。”黨的主張成為引領人民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磅礴力量。三是以群眾路線匯聚民心、民意、民智,充分反映和吸收人民意願。中國共產黨把群眾路線作為法寶,把脫離群眾看作最大的危險,保持黨和人民的魚水關係。在與群眾的密切聯繫中傾聽民眾呼聲,反映民眾意願,汲取民眾智慧,融入黨的主張。因此,習近平同志指出:“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

從黨的主張與國家意志相互關係看,一是發揮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作用,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中國共產黨通過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進改革,把政治優勢轉化為制度優勢和實踐力量。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開天闢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帶領人民創造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一個個鉅變中無不體現為在黨的領導下藍圖變成現實的“答卷”。二是通過修改憲法及時把黨的指導思想確立為國家的指導思想。“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在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對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改革經驗及時進行總結提升,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並由憲法及時確認黨和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三是通過政治協商制度提高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的科學性。習近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在這一制度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政治協商中實現黨際合作與協商民主,從而彙集眾智、廣納群言,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降低決策風險。

從人民意願與國家意志相互關係看,一是人民民主專政保證人民意願與國家意志的統一。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民的主體地位,有效保證人民享有廣泛、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使國家治理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二是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人民意願與國家意志的統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中心思想在國家制度上的深刻反映,代表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協調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訴求、整合兼顧不同社會群體利益,真正做到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三是通過憲法保障人民意願與國家意志的統一。“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人民的憲法,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將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幸福,有更多獲得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新中國70年的砥礪前行,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日漸走向成熟和完善。歷史和現實證明,這一制度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習近平同志說:“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充分認識領導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好、發揮好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作者系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11月14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