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最近一段時間最具爭議的遊戲,除了小島秀夫的《死亡擱淺》,就是Gamefreak的《寶可夢:劍/盾》,由於斷代削圖鑑、遊戲風格的大改以及GF方面的說一套做一套引發了許多寶可夢粉絲們的不滿。不管玩家們如何批評GF,如何不看好這一世代的新作,買還是一定會買的,它所承載的玩家們的情懷,是其他遊戲所遠不能比擬的。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但在另一邊,與《寶可夢》幾乎是同時出發,同樣也是不少90後回憶的《數碼寶貝》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在不少人看來兩部作品之間始終處於一個你來我往相互競爭的狀態,一首“無限大”《Butterfly》響起來就能讓不少人熱血沸騰。事情確實如此,只不過在後續發展的過程中,《數碼寶貝》可謂是辜負了粉絲們的期待,從一開始兩部作品的定位就完全不同,如果說《寶可夢》選擇的是全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而《數碼寶貝》可謂是專攻於一條路最終撞到了牆。

“數碼怪獸”

相信絕大多數人認識《數碼寶貝》這個名字都是通過在2000年前後開播的TV動畫,而瞭解這個IP的人都知道,《數碼寶貝》這個名字在最初誕生時是以一種風格比較獨特的“電子寵物”問世,早年間由萬代出品的電子寵物玩具“拓麻歌子”在上市之後憑藉可愛的形象以及極高的互動性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而不論是從玩具造型還是遊玩方式上來看,拓麻歌子都是面向女孩子們的玩具,鑑於這款玩具極具商業潛力,因此萬代方面也打算推出一款面向男孩子們的電子寵物,名為“數碼怪獸(Digital Monster)”。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初代數碼怪獸遊戲機(圖為20週年復刻版)

直到今天,通過電視動畫和周邊產品推廣玩具的營銷手段依舊非常有市場,即便是《寶可夢》在最初播出的動畫也是為了推廣遊戲,而”數碼怪獸“也不例外,也為了推廣自家的電子玩具推出了動畫《數碼寶貝大冒險》。憑藉精良的製作以及深入人心的劇情設計,動畫在全球領域都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並且直到今天但凡是有二次元文化出現的地方都能見到《數碼寶貝》的相關二次創作。動畫的成功也直接推動了”數碼怪獸“的銷量,自1997年誕生到2001年期間,“數碼怪獸”的銷量高達2000萬套。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初代動畫主角團

定位

與《寶可夢》相比,《數碼寶貝》的設定無疑要更“酷”一點,而且在劇情風格上更加偏向於青少年,動畫中幾位被選上的孩子在異世界與自己的數碼獸建立羈絆並與邪惡的數碼獸進行戰鬥,在戰鬥時還能夠通過進化以提升戰鬥力,而數碼獸的造型也是進化等級越高則越帥氣。實際上,“數碼怪獸”的玩具定位就是鼓勵玩家培育自己的數碼獸並與其他擁有數碼獸的玩家進行對戰,而在動畫中絕大部分的人類角色幾乎都處於同一陣營,雖然與玩具設定有出入,但也好歹是保留了“戰鬥”這一核心元素。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款式有很多,但玩法基本大同小異

但是,看過這部作品的人應該都能感受到,《數碼寶貝》中主角的夥伴是“怪獸”,並且每一隻怪獸都有能與人類主角進行交流的能力,導致人類與怪獸之間的關係比較平常,更像是人類驅使怪物去戰鬥,若非劇情設計則難以感受到雙方之間的親切感;而《寶可夢》雖然最初名為《口袋怪獸》,但所有的非人類角色幾乎都是按照動物的形象進行設計,首先在造型上就更加的親民,但兩個種族之間會有一層無法直接交流的隔閡,劇情的塑造則是在這層隔閡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通常是人類角色需要遷就寶可夢的性格而非寶可夢遷就人類,這個不起眼的設定促使劇情在表現上更加具有共鳴性。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需要知道的是,負責玩具銷售的是萬代,而負責動畫製作的是東映,一直以來他們的都習慣“讓動畫的設計為玩具讓步”,玩具怎麼設計動畫就要怎麼設計,而不像《寶可夢》是動畫跟著遊戲走,這麼做的最大弊端就是產品的銷量直接與動畫的製作質量捆綁,動畫要是完了那玩具銷量也就完了。因此,為了能夠接連推出技術更加新穎的玩具,《數碼寶貝》的動畫也開始逐漸豐富世界觀設定,甚至不在乎之前的設定另起世界觀,雖然這麼做勇氣可嘉,但弊端就在於動畫的設定幾乎是一部一個受眾群體,老粉絲們很難在新作品中被保留住,即出現了自二代之後每一代都有新粉絲加入,而每一代都有更多老粉絲脫坑的情況,以至於最新作《數碼寶貝tri》即便讓第一部的主角團全部迴歸,但卻依舊讓粉絲們有一種割裂感。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口碑崩壞的《數碼寶貝tri》

保底

與《寶可夢》一樣,萬代方面除了以動畫推廣玩具,也推出了一系列周邊產品,而遊戲自然也是沒有落下,畢竟“數碼怪獸”本質上就是個遊戲機。與遊戲機不同的是,《數碼寶貝》的遊戲是按照動畫片的設定進行製作的,畢竟一個電子寵物能有哪門子的劇情和設定。這就出現了一個意料之中的現象:若是沒有看過動畫,則一定不會對玩具和遊戲感興趣,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些周邊產品基本都是粉絲向,質量上很難有保證。《數碼寶貝》的遊戲至今推出過幾十款,掌機手機主機PC全部都有,他們也能被劃分為大大小小的分支,其類型也是從RPG到休閒養成無所不有,這些遊戲幾乎是清一水的反響平平,甚至不會有太多的玩家會去關注。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PS平臺《數碼寶貝世界3》

2013年,萬代方面曾推出過一款PSP平臺獨佔的作品《數碼寶貝大冒險》,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整個《數碼寶貝》遊戲史上第一個取得成功的作品,很大程度上由於以整個第一部動畫的劇情設計遊戲流程,而另一方面遊戲本身的素質也是可圈可點,作為一款純粹的回合制RPG遊戲來玩也非常不錯,並沒有嚴重的粉絲傾向。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數碼寶貝大冒險》

兩年之後,負責遊戲製作發行的萬代南夢宮決定帶著《數碼寶貝》退出競爭激烈的子供向市場,轉而向成人市場與海外市場,並推出了此前《數碼獸世界》的續作《-next 0rder-》以及《數碼寶貝物語》的續作《賽博偵探》,採用更加硬朗細膩的遊戲畫風,並且在人物設計上更加時尚帥氣,而似乎《數碼寶貝》系列無論做成什麼類型也始終不如可玩性與策略性更強的RPG遊戲,因此這兩款遊戲均採用了比較保守的RPG遊戲模式,只不過前者注重養成,而後者則是比較傳統的硬核向。這兩款作品在RPG領域中均有著不錯的口碑,只不過銷量或許並不算非常理想,畢竟此前的老粉絲們已經被這個IP的動畫消磨掉了全部的情懷,而這些遊戲也就成了《數碼寶貝》這個名字口碑上的唯一支撐。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數碼寶貝物語:賽博偵探》

結語

情懷一去難再返,電子遊戲成了《數碼寶貝》口碑的最大支撐

即將發售的《數碼寶貝:絕境求生》

在飽經風雨之後的及時轉變,算是保住了《數碼寶貝》的最後底線,簡單來說,對這個系列最具情懷的人群就是那些第一部動畫的粉絲們,而如今這些人們早已成年,自然對於子供向的作品不再感興趣,而後來這些較為優秀的作品定位就是面向這些人群,畢竟幾乎每一代都有著各自的擁躉,無論是動畫還是遊戲都很難讓全部粉絲都滿足,不如優先取悅基數最大的群體。這麼做雖然能夠在當下穩住腳步,但註定不會走得太過長遠,目前《數碼寶貝》的社區環境正在逐漸變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數碼寶貝》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