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司法局:夯实基层筑牢基础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019年1至9月,贵阳市白云区司法局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267件,调解成功266件(其中排查纠纷125件,即调即解纠纷147件,达成书面协议119件),调解未成功1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为99.63%。


白云区司法局:夯实基层筑牢基础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图:白云区人民调解员进行现场调解

近年来,白云区司法局以防为主,防调结合的工作方针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建设。各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减少了大量刑事、民事、治安案件,以及信访和群访苗头。

◉ 巧用32字方针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2018年12月,白云区都拉乡司法所办公室接到都拉村治保主任关于该村农民工堵路讨薪的报告,司法所所长蔡正光立即协调乡综治办及派出所相关人员赶到现场。

到达现场后,蔡正光看到几十个农民工挡住项目部的路,与工程方正处于相持阶段,一场群体性纠纷一触即发。

经了解,工程方将工程分包给了王某,而王某却没有结清农民工工资。

面对情绪激动的农民工,蔡正光先晓之以理,从法律的角度给他们解释双方签订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他们的工资一定能要得回来。同时告诉农民工堵路是触犯法律的行为,不能冲动行事。之后她又动之以情,向承包方王某剖析了农民工的难处和国家关于农民工欠薪的相关法律法规。经过6个小时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满意而归。

“‘你进我让,耐心倾听;你软我强,细致工作;双方分歧,找出症结;法律道德,分别击破’,这是我们摸索总结出的‘32字调解方针’。”蔡正光说,及时掌握了解各种纠纷苗头,及时开展现场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才能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 处事公道正派 热心为群众解决问题

54岁的李兰,现为白云区铝兴社区金北居委会书记、主任,居委会的工作,她一干就是20年。

2017年元月的一天,云南省丽江市一名叫海玉祥的农民到居委会投诉,说自己给某医院装修,老板陈某新在一年多时间里,总共拖欠他工资29000多元,他多次讨要都没结果。

李兰当即与陈某新联系,并在之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隔三岔五地电话联系他,终于,陈某新招架不住,说了实话。原来,因为某医院一直未给他付工程款,所以他也拿不出钱来给海玉祥。

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李兰一方面将《劳动法》中拖欠工资的相关条例及处罚告诉给了陈某新,另一方面又着手联系某医院院长,最终在春节前为海玉祥拿到了工资。

类似的事情在日常的调解工作中很多,虽然事情不大,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会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李兰自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处事公道,调解的矛盾纠纷无数起,均告成功,无一起发生激化转为刑事或治安案件。

◉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 提升调解效率

沙文镇是白云区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乡镇,为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规范化水平,沙文镇调委会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引入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固定的律师接待日制度,为来访的调解申请人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解决矛盾纠纷。

2018年9月10日,工人汪某某在给某寺庙安装旗杆时,头部被砖头砸伤。

事发后,寺庙主持和雇主杨某、罗某共同出资将汪某某送到医院治疗,四十多天后,汪某某转危为安,但还需要二次手术。

二次手术费用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其他费用到底该由谁来承担呢?为此汪某某与寺庙方和雇工方发生了纠纷,汪某某家属还因此到区、市、省各级上访要求协调解决。

为处理好此事,沙文镇邀请辖区顾问律师参与了纠纷的调处,顾问律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条例,建议通过调解处理。

顾问律师从法理和情理两方面入手,分别对寺庙方、雇主方耐心细致地讲理释法,终于达成罗某、杨某、寺庙方分别再赔偿、救助汪某某188000元、44000元、57000元的调解协议,汪某某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白云区司法局:夯实基层筑牢基础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