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說起王勃,我與他也算有過一段往事,因為一個女子。與他短暫驚豔的一生不同,我與她只在文字裡有過一次偶然的邂逅,便各奔去路。我從她的手裡接過《千古才子》一文,她就失去了蹤跡,連道別都來不及。

文章的開頭一句便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六歲,對我來說太早,十歲我亦還在泥巴里打滾,揹著竹簍穿梭于山坡青林之間,牧牛割草,晨來暮轉。不似他,六歲成詩,九歲飽讀六經,十歲已可以閱讀古籍,並指出不足之處。十六歲,已是金榜題名、散郎加身,若再有洞房花燭錦上添花,該是大唐詩人中最完美的存在了吧。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十六歲的我也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少年,別說詩書百卷,就連唐詩宋詞也只略知一二,不解其意。及至收到她的文字時,我還不知道王勃是誰,不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一句好在哪裡。

那一年我已近二十,青春已到盡頭,塵世向我招手。

今日的你我為在這城市之間生存,習得一技之長已感乏力,但對古時的王勃來說不過爾爾。在我們還沒有走出初中的校門時,他又隨歲曹元在長安學醫,熟讀《周易》、《皇帝內經》、《難經》,知曉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完成了懸壺濟世之業。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只是,才情太露,未必是好。有些東西,來得過早,就意味著曇花一現的可能性越大。恰似我和她,她走得太快,我跑得太慢,還沒等我認真的看她一眼,就從此煙消雲散,不知來處,不知芳名,連打探消息的機會都沒有。只留下一句詩文,供我吟誦追思。

天下男兒志在偉業,他亦不離其路。麟德元年,他上書劉祥道,直陳政見,表明自己入仕報國的決心,被譽神童。他雖有驚世之才,也要遵循自然之道,時機未到,自然不可能功名加身。

乾封元年,他再次上陳《宸遊東嶽頌》,同年應幽素科試及第,終於如願以償成為當時朝廷最年少的官員。後又因《乾元殿頌》一文,驚動聖聽,詩名大振。

時人贊他才思泉湧,筆端生花,文章旖旎,目若冰霜。多了一份狂傲,少了一份謙和柔軟。導致他在後來短暫的仕途中每況俞下,最後無緣官場,溺水驚悸而死。

他有冷漠同僚的才氣,也有淡漠人情涼意的才華,但他不該目下無人,把那些寒窗十載,費盡心力謀得一官半職的尋常之士驅之眼外。不該因他的輕而易舉無視旁人的勤耕苦讀,千辛萬苦。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他也太年輕,年輕到不懂朝事,不知宮廷深院,皇室宗親,最忌諱的就是兄弟反目,且前有秦王李世明與太子玄武門之變,刀光劍影,殘陽照血,還歷歷在目。

綴葉歸煙晚,乘花落照春。

邊城琴酒處,俱是越鄉人。

入仕之後,經主考官的介紹,擔任沛王府修撰,以奔湧才氣,贏得沛王歡心。只不過,身在王府,本該靜守己身,兢兢業業,不越雷池,但他們都還是不暗世事的少年,雖貴為王爺官員,卻總也洗不盡年少的習氣。心心相惜的背後,將是王勃的羈旅秋思。

一次,沛王與英王鬥雞,王勃興致高雅,揮灑自如,寫下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為沛王助興。殊不知王府戒律森嚴,探子深藏,被高宗得知,聖顏不悅,怒斥王勃,說他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作檄文助興討伐,有意虛構,誇大事態,當即命人將他逐出王府。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鬥雞本是王公貴族消遣娛樂的尋常之事,本沒有什麼罪責,但他不該妄加討伐,況且還是在皇室王府。玄武門之痛,恍如昨日,硝煙還未退去,陰霾還在高宗的心頭籠罩,他卻自以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隨手成文,彰顯才情。

年少為官,青年撰書,他做到了許多人一生也做不到的事,但也一生未參透別人進退之間就看透的人情世故。

伴君如伴虎,為人即處世,我想他終究還是沒明白。不然他就不會再一次被貶,還連累他父親被貶蠻荒。還在閻都督專程為女婿準備的文宴會上,提筆揮灑: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咸亨二年,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時正值他的好友凌季任虢舟司法,因虢州物產豐富,而王勃正好又曾與名醫曹元學醫,知醫識草,便為他在虢州謀得參軍之職。

然而,王勃處事疏闊,缺少謀略,又身秉傲骨,且鄙視傲物,蔑視塵俗,與同僚之間矛盾不斷,惹人妒忌。就在任參軍期間,被同僚陷害私藏犯罪官奴,因怕走漏風聲,將其殺害,犯下死罪。好在那個開放繁華的大堂,似乎總有才子詩人死裡逃生,而他恰在其列,雖犯下死罪,卻得遇特赦,相安無事。

不過,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他殺死官奴一事,他的父親從雍州司功參軍貶為交趾縣令,被遠謫到南荒之地,忍受飢寒交迫。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深感自責,似有所悟。他自責到:“今大人上延國譴,遠宰邊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度南海。嗟乎!此皆勃之罪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矣。”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昨日朝陽的你我何嘗不是如此,在青春的路口停滯不前,喊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其實那時所謂的現世安穩以及詩和遠方,不過是父母在身後不辭辛勞、負重前行。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他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他說,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他嚐到了恃才傲物,蔑視塵俗的苦果,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已懂得了人情世故。

出獄後,他開始遊三江、泛五湖,欣賞壯麗山川,蕭蕭風物,並於上元二年秋,從洛陽出發沿運河南下到淮陰,又從淮陰到楚州,入長江向西行,抵達江寧趕往交趾。於上元三年抵達其父王福疇處。

那一刻,他一定心如刀絞吧!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他一定安分守己,謙卑溫和,不求平步青雲、高官厚祿,只願父母安康,樂享天倫。只是,這世間沒有重來一說,就算有,大唐的詩壇也將少掉一位曠世奇才,他叫王勃,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人。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有人戲言,如果他不是死得太早,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將不是李白。可惜夏季的南海風高浪急、氣勢洶湧,暗流湍急中充滿了太多變數。他終究被淹沒在浪花裡,再次醒來時已身在天堂,將人間的一切,連同他初唐四傑之首的名氣,拋擲的乾乾淨淨,不留痕跡。


一代神童,千古奇才,到最後竟也敵不過一個“傲”字,敵不過世態炎涼、人情世故啊!

喜歡“來去無由”這四個字,有一種冷傲和決絕,又有一種哀婉和蒼涼。曾經以為可以至情至性的過往這一生,不染清霜,不著黃泥。後來方知,縱然擁有斷塵離俗、歸臥松林的勇氣,也必要先經世態澆離,與一人相識,在一些人面前彎腰低頭,虛情假意。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纏纏秋風,淡淡詩情,褪去青梅往事;悠悠歲月,濃濃秋雨,憶得天涯知己。多年以後,倘若我們還有幸相遇,我或許無法從穿梭的人流中識得她的模樣,但她一定記得當年親手交到我手中的詩文。

文中是那個被譽為神童,又是初唐四傑之首的才子。劉郎才氣,不懂謙卑,不知冷暖,從不理會風霜世情,善變人心,最後如曇花一般驚豔后,匆匆謝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