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動員令”發出一週年,河南國土綠化進展怎麼樣?明年將完成營造林739萬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 馮芸

又到冬春造林季,又是11月13日。去年的今天,省委省政府召開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動員大會,向全省發出十年“動員令”,“五年增綠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打一場新時代河南國土綠化的人民戰爭。

十年“动员令”发出一周年,河南国土绿化进展怎么样?明年将完成营造林739万亩

這場1.8萬餘人參加的高規格動員大會召開以後,全省各地掀起“千軍萬馬齊上陣、生龍活虎搞綠化”的植綠熱潮,全省完成新造林435萬畝,為年度計劃任務286萬畝的151.3%,比上年同期造林面積增長20%。各地逐步建立健全每年春冬季兩次義務植樹的長效工作機制,鄭州等16個省轄市建立黨政一把手擔任組長的領導機構,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同頻共振,大造林大綠化格局初步形成,國土綠化步伐明顯加快,有力促進了鄉村生態振興和城鄉人居環境改善。

還是同一天,還是同一個主題。今天,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議在鄭州召開,再次亮明省委省政府提速國土綠化、改善生態環境的決心和信心。

根據《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制定的“路線圖”,到2027年,全省森林覆蓋率由目前的24.94%提高到30%,十年內完成新造林2252萬畝,森林撫育3888萬畝。

此次會議透露,2020年,我省初步安排營造林綠化任務739萬畝,其中,新造林289萬畝,森林撫育450萬畝,比去年計劃任務略高。會議要求,要圍繞提質增效,努力推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實現重點突破。

重點一:聚焦沿黃生態提質

實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和溼地保護恢復兩大工程

2020年是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開局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要重點實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和溼地保護恢復兩大工程。把我省沿黃8市生態廊道建設作為明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沿黃溼地保護、溼地恢復和溼地建設,在大堤內河道兩側建設可淹沒型溼地公園帶,堤外建設引黃湖泊型溼地公園群。

十年“动员令”发出一周年,河南国土绿化进展怎么样?明年将完成营造林739万亩

重點二:推進山區平原增綠增效

農業結構調整的土地,因地制宜種植優質林果

目前,全省還有1000多萬畝地處偏遠、立地條件差、造林困難的宜林荒山荒地亟待造林綠化。會議提出,要積極推進太行山區、伏牛山石漠化區、桐柏——大別山區困難宜林地造林、灌木林地改造和補植補造,切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對於平原地區,農業結構調整的土地,可以按照“四優四化”要求,因地制宜擴大優質林果種植面積。會議對高標準農田防護林樹種選擇提出明確要求,主要林帶和林網要以高大喬木樹種為主,切忌大面積種植單一常綠花灌木。

重點三:協調開展森林城市和森林鄉村建設

逐步消除城鄉人居環境差距

我省森林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已有鄭州市、洛陽市、三門峽市、南陽市、駐馬店市等14個地市榮膺“國家森林城市”稱號,15個縣(市)被省林業局首批授予“省級森林城市”稱號,森林城市建設已從地市級延伸到縣級,範圍不斷拓展,內涵不斷深化。

會議提出,要堅持以森林城市和森林鄉村建設為主要抓手,對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管理,積極改變城鄉生態建設二元結構,逐步消除城鄉人居環境差距。

在城市,要積極推進森林步道系統、綠道網絡和生態服務設施建設,使居民可以快捷便利地享受森林生態建設成果。在鄉村,重點要抓好“四旁”(村旁、宅旁、坑旁、路旁)植樹、村屯綠化、庭院美化等身邊增綠行動。同時,要注重保護好大樹古樹和特色景觀林,傳承鄉村自然風貌和傳統風光,建設鄉土鄉風濃郁的森林鄉村和森林特色小鎮,讓人們記得住鄉愁。

重點四:持續加強生態廊道品質提升

“三縱五橫”骨幹廊道綠化將更注重品質提升

生態廊道綠化是我省今明兩年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的重點工程。2020年,“三縱五橫”主要廊道的綠化將更注重提升“品質”,營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富有立體感的廊道生態景觀。

會議提出,對現有的高速公路、河流兩側生態廊道,要查漏補鏈、調整結構、鞏固提升,做到喬木與灌木結合、落葉與常綠結合、防護與美化亮化結合;對高鐵、鐵路兩側生態廊道建設的薄弱地帶,尤其是鄭州以北的生態廊道,注重發展優質林果、特色經濟林和花卉苗木,兼顧經濟效益和景觀效果;對新修道路兩側的生態廊道,要提前規劃、留足綠化空間,今後新修高速公路圍網內與公路建設要同步開展造林綠化;對河道兩側的生態廊道,要做到建設與提升結合,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形成林水相依、水清岸綠的生態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