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的蘋果超級便宜還賣不出去,為何這裡沒有電商意識?

最近小編身在大連,感受整個城市之餘,最感到驚訝的是這裡的蘋果真是偏宜,個頭非常大的當季的紅富士蘋果,擺在路邊賣,5塊錢三斤,反而有點小的當季的類似國光的蘋果,價格反而高一點,要10塊三斤,這種定價實在是出乎意料,同時感到了很大的差異,如果這蘋果在杭州,大的紅富士在超市恐怕要十元以上,而那小的怕是賣不上價,兩城差異還是非常巨大的。

大連的蘋果超級便宜還賣不出去,為何這裡沒有電商意識?

以上圖片就是小編買的大蘋果,已經吃了兩個,這些一共才5元,一共三斤。通過筆記本電腦可以比較這蘋果的個頭。從口味上講,很好,吃起來很甜很脆,並且十分新鮮。真的很便宜,事實上這還是果農從農村運到大連後加價後最終的價格,收購時估計一塊都不夠吧。這麼大的蘋果賣不上價,十分讓人感到遺憾。

大連的蘋果超級便宜還賣不出去,為何這裡沒有電商意識?

小編想想在杭州時,小區裡也有農村來賣蘋果的大車,往往還藏在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落裡,怕城管什麼的來執法,這些水果賣的時候最低是6塊錢一斤,多買還偏宜,賣主告訴人們這是陝西的紅富士,當季新鮮的。小編吃過,口感確實不錯,但是個頭相對就小了很多,這樣一對比,同樣在城市,水果價格簡直差距很大了。你想想,杭州的小區賣富士三斤18元,而大連才5元,差距10多塊。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大連的蘋果超級便宜還賣不出去,為何這裡沒有電商意識?

當然,可能大連本身是蘋果產地,所以相對便宜,杭州畢竟不產蘋果,長途運過去自然要加價,但是,加價的話,能有這麼大差異還是有問題的。還是覺得大連的蘋果今年是便宜的,因為耳聞眼看,很多農戶家裡蘋果竟然賣不出去了,都在想著各種辦法銷售。到底為什麼產生這種狀況呢?

小編不揣淺陋,從電商角度及人群數量的角度分析了以下原因,不知是否有道理,發來給讀者評判一二。

第一,電商意識能力低導致市場狹窄

今天的商業環境,電商已經越來越佔據重要地位,曾經據說馬雲和王健林打過賭 ,關於實體和電商之爭,今天看來,馬雲無疑是勝利者,今天的電商真的侵入了整個零售業的核心,侵入到了各個地區。我們看,凡是會玩電商的地區,它們的農產品都賣得很好,價格也賣得很高,像山東,像陝西等,他們的特色農業產品通過網絡大大增加了銷量,一點不愁賣。他們的配套也很發達,有很完善的物流體系,發貨價格也相應下降,達到一個可以遠銷的合理區間了。

大連的蘋果超級便宜還賣不出去,為何這裡沒有電商意識?

反觀大連,感覺這裡是買家居多,通過網上購買各種產品,省錢的很開心,但是要說賣什麼,很多人就感到了頭疼,好像方方面面條件並不是很好似的。小編問一個家裡種蘋果的人,為什麼不研究用通過網絡賣?他表示成本太高,運輸價格也高,而且他們也不太會幹,缺少足夠的技能,於是只能眼瞅著辛苦一年的蘋果淪為白菜價,只能想辦法拉到城市一點點消化掉。可見真是很難過。

第二,人群流失太多,消費力減少

要說大連這幾年最大變化是什麼?可能就是人口流失的越來越多,很多人離開了大連。現在大連街面上確實整潔了不少,但是同時,感覺像是有點冷清,原因就是外地人走了很多。據民間人士估計,大連至少少了上百萬人,當然這只是估量,並不確切。這巨大人口的流失,自然就使消費減少了不少。像以前,人口多,需要水果的自然也多,外來人口本身就是城市消費的主力,城裡所有經商的其實都是基於這些人群,並不是有錢人花錢就多,學過經濟的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大連確實走了很多人,這自然就會讓蘋果這樣的農產品變得供過於求了,自然價格也就下浮了。

大連的蘋果超級便宜還賣不出去,為何這裡沒有電商意識?

結語:

以上兩點小編覺得都是客觀存在的,第一點說明意識能力存在差距,跟先進地區差距越來越大,第二點說明城市吸引力變小,還是由於某些方面落後導致。從這蘋果價格上真切反映了南北方的不同。曾幾何時,北方一直排在前列,但現在是南方越來越壓北方一頭。大連真應該好好提升各方面條件,這個城市原來還是很有活力,現在變得水果都滯銷,實在讓人心痛。你覺得小編的分析有道理嗎?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