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隨著F-22、殲-20和T-50的研製成功和服役,戰鬥機第五代的基本模式已經被這三個國家給確定了,所謂的五代戰鬥機,相比於四代之前的戰機來說最明顯的優勢就在於三點,分別是隱身性能、超視距攻擊能力和超音速巡航,這也是五代機的最起碼的配置,不具有這三點功能的也不能被稱作五代機。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不過科技的進步以前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現在的發展則需要用分秒即變來比喻了,特別是在戰鬥機上體現的就更加明顯了,這架集合人類智慧結晶的載體現在正在高速的發展,五代機雖然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研製,但是六代機的計劃也已經在這幾個國家秘密開展了,在別的國家還在想方設法採購五代機時,世界三大國已經開始下一代飛機的研製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樣的戰鬥機才能被稱作是六代機呢?它將會比五代機有哪些更加突出的優勢呢?

第五代戰鬥機的優勢

首先來看五代機的優勢,最直觀的優勢就是隱形,這是五代機必備的一個技能,設計外形和機身塗層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讓敵人難以發現,第二個就是超視距打擊能力,在敵人未發現自己的情況下先行攻擊,打你個措手不及,我能看到你,但是敵人卻根本找不到你的位置,第三個,超音速巡航,四代以前的戰機必須在開加力的情況下才可以達到超音速飛行的狀態,而五代機在普通巡航狀態下的速度就是超音速,這優勢就非常明顯了,不僅可以高速機動,讓敵人抓不到你,而且還節省燃料,保證足夠的滯空時間。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第六代戰鬥機的繼承

那麼作為未來的第六代戰鬥機,五代機的這幾個優勢必須完全繼承,而且會更進一步,新的隱身塗層將更加智能化,六代機有可能配備皮膚管理系統,通過扭曲和消除熱分佈的功能來降低飛機紅外信號,利用智能加熱或者冷卻機身的方式來使飛機溫度與周圍大氣相一致,讓敵人更加難以探測。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超音速巡航是五代機的配置,那麼六代機有可能發展為超高速巡航,雖然在有人狀態下,這種飛行方式不太可取,但是隨著無人技術的不斷髮展,六代機的飛行速度將會越來越快。

第六代戰鬥機的革新性能

除此之外的則是六代機的一些標誌性配備,根據目前的技術發展,可以做出如下幾個判斷。

  • 激光武器

進入新世紀以來,常規的武器正在逐步被新式裝備所代替,而這其中的電磁炮和激光武器最具代表性,電磁炮作為路基、海基火炮替代品,威力自然不言而喻,而激光武器作為空基武器,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激光武器可以對可視範圍內的空戰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目前的戰鬥機,包括五代機絕大多數還保存有機炮這一設置,比如F-35,但是在以公斤為重量單位計算的戰鬥機上,配備機炮那麼就意味著需要攜帶大量的炮彈,這既佔空間又佔飛機的重量,而且還要考慮火力控制和射擊準確度及重力對射擊的影響等,反正就是不太實用。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但是一旦激光武器替代機炮,那麼只要保證足夠能源的情況下可以無限射擊,而且不需要炮彈,射擊軌跡是一條絕對直線,精準性可以大大提高,同時還可以作為防禦空空導彈的武器來使用,一舉多得。

當然了,目前來說,激光武器還有一些技術瓶頸需要解決,包括能源供給、激光武器小型化、以及在不良天氣和可視度較差環境下攻擊效果折扣等等一系列問題。

  • 無人駕駛

無人機的廣泛應用,預示著在未來戰鬥機飛行員將在必要時把重要的任務分配給無人駕駛飛機,以代替有人駕駛飛機去執行極度危險的任務,美國空軍曾提出“忠誠副手”概念,內容就是有人戰鬥機將和一支小型無人機編隊一起飛行,每一架無人機都能夠執行特定的任務,比如電子戰、偵察、對地打擊、空空作戰等,未來的六代機很可能按照這種配置,有人駕駛六代機伴飛數架無人駕駛戰鬥機,各自擔負不同的任務,保證有人戰機不受任何干擾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像二戰時護航戰鬥機保護轟炸機編隊一樣。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 人工智能

隨著戰鬥機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飛行員在駕駛飛機時,需要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這包括飛機本身信息、附近飛機、敵方戰機、地面部隊、海上艦隻、衛星數據和其他各方面信息等等,這些數據量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多,那麼此時人工智能就該亮相了,計算機處理速度幾何級提升、更加小型化和接近人類意識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統應用將為未來六代機帶來全新的操作體驗。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未來的六代機,飛行員所負責的任務就是駕駛飛機和執行任務,數據處理的任務則將交由人工智能計算機完成,這裡所說的人工智能,並非現在我們所認識到簡單數據處理而已,它需要具備高度的智能化設計,能夠立即收集、編譯、組織ISR數據並進行實時分析。處理所需時間必須以毫秒為單位進行計算,能夠結合既定任務給出自己的行動方針,依據戰場突發情況迅速做出最正確的反應,並告知駕駛員,能夠精準的計算各種數據,包括攻擊效果評估、成敗率計算、戰損的評估、選擇最佳攻擊方式,還需要監控己方飛機的各種飛行數據,判斷行動結果等等,總之,人工智能就是獨立於駕駛員之外,擁有自己思想的一個戰場“判定者”。

  • 超大的航程

現在世界的發展格局將是小國跟“大哥”或者抱團作戰,如果要決定使用六代機參戰,那麼這場戰爭的規模絕對小不了,大國戰爭或者大聯盟戰爭將是未來的主流,小打小鬧的衝突不至於使用這麼先進的飛機,如果發生這樣的戰爭的話,飛機的航程將會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美國、北約、俄羅斯和我國,這幾個集團所處位置基本上囊括了整個地球的範圍,戰鬥機的航程在未來必定是一個硬指標。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但是為了保持飛機的隱身性能,五代機的所有武器和系統都是內置的,這就佔據了大量飛機內部空間,燃油攜帶量必然減少,而製造一架體積龐大的戰鬥機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六代機的航程要滿足要求,必須要有新的技術加入,比如可變循環發動機的應用。

  • 其他

另外還有無尾翼的設計、只有在電影中出現的新概念脈衝爆震發動機、全頻譜隱身、戰場感知能力、電磁攻擊、無源探測等等。

各國第六代戰機的研製情況

目前美國在研的六代機項目為F/A-XX,時間表已初步制定,計劃在2030年前形成戰鬥力,我國的最新戰鬥機項目可能早已進入研製狀態,不過具體不得而知,俄羅斯六代機項目計劃在2025年左右開始裝備部隊。

第六代戰鬥機標準強悍,碾壓五代機沒商量,不過技術有瓶頸

現在很多國家也意識到戰鬥機發展的重要性,在錯過了五代機之後,一些國家開始著眼於六代機的設計,他們可能直接從四代機轉換到六代機項目上,以跨越的方式追趕世界頂尖戰鬥機發展的潮流,這其中就包括日本的I3第六代戰機項目、英國的“暴風雨”戰鬥機項目和歐洲的聯合六代機項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