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公務員」關於申論閱卷的一些事

「談談公務員」關於申論閱卷的一些事

首先閱卷並沒有什麼神聖的,每年的 省考+國考 都會有幾千人去閱卷。
說一下基本的閱卷流程,百度一搜一堆,基本都是正確的。雙人閱卷,每個人一直批改同一道題,分差達到閾值(誤差值)會三評。
首先對於小題:會確定“要點”。要點決定你們的客觀分。也就是市面上的“踩點給分”。但重點是“要點”很少,少到你們可能懷疑人生。如:一道200字的小題,實際的要點字可能不到字數的10%。因為要點字多了,不便於閱卷,閱卷的記不清。
其次,對於大作文:大作文一般情況下是分類的,一般分為四類。官方閱卷標準網上很多,基本都大同小異。只不過都是很主觀的要點。所以就給沒有改過卷的培訓者造成了一種錯覺,大作文是主觀題。
公務員考試是中國最嚴謹客觀公平的考試。一道40分的題若是靠主觀去打分,豈不都是三評,四評?豈有公平公正客觀可言。
綜上,大作文有明確的要點,是很客觀的題目,而這個要點要依據題目具體分析,而不是你們手中輔導機構書上的判分。

重點在於不管是小題還是大作文都有兩套閱卷標準:一套官方閱卷標準,一套實際閱卷標準。


首先對於小題:在我們改卷前,閱卷組長會給我們詳細的講解題目,會有一套官方閱卷標準,給我們看。之後,會在這套官方閱卷標準中確定哪些詞是“判分點”。而這些判分點才是決定你們分數的點。也就是市面上的“踩點給分”。這些判分點我們稱為“實際閱卷標準”。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有兩套閱卷標準:官方閱卷標準是防止考生複查之類的。考生有試卷複查的權利,本來感覺能考70的,結果分數出來才50。心裡預估分數與實際分數相差很大,這時候考生可以憑成績核查申請表及准考證向當地人事部門申請複查成績。再者現在國家很重視輿情,若在某些壓力之下,也可能會有相關的答案信息。這時候就需要官方閱卷標準來頂門面。一道200字的題目,官方閱卷標準或許有180個字。但是,實際閱卷中並不按照這個標準。因為沒有人能夠記得住。閱卷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詞,24個字。是普通人短時間記憶的極限。不信,你現在捫心自問一下,想成為國家工作人員的你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都會背嗎?24個字都背不下來,你讓閱卷人背官方閱卷標準的180個字,那豈不是改幾份卷就改糊塗了。所以命題人會和閱卷組長們制定另一套實際的閱卷標準,這個閱卷標準才是決定你分數的。小題的實際閱卷標準一般低於題幹字數要求的十分之一。如:一道200字的小題,實際的判分點肯定不到20個字。

其次,對於大作文:大作文一般情況下是分類的,一般分為四類(少數省考會分為六類)。官方閱卷標準網上很多,基本都大同小異。網上流傳的基本就是上述我所說的大作文的官方閱卷標準。為什麼同樣有兩份閱卷標準,我要將小題和大作文分開說呢?因為小題的實際閱卷標準是包含於官方閱卷標準。即:小題的實際閱卷標準是在官方閱卷標準中提煉出來的“判分點”。而大作文不同,大作文的官方閱卷標準基本上每年都是不變的,都是很主觀的要求。所以就給沒有改過卷的培訓者造成了一種錯覺,大作文是主觀題。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類文的評分標準:
一類文(28—35)

1、觀點明確、邏輯遞進:遞進展開。

2、內容充實、論述深刻:對材料的運用可靠、豐富、邏輯嚴謹,詳略得當

3、展開思考、多維分析:能從多角度、多側面認識和分析問題。

4、規範嚴謹、符合體例:結構完整、嚴謹,標題規範,言語流暢,文字精煉,符合體例,符合規定字數,字跡工整。

考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申論分數低,但卻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

現將申論考試小題完全拆解為各個模塊,各位看官可自查。不要看著很簡單,希望小夥伴們絕知此事要躬行。

模塊一、審題幹: 題幹是命題人唯一的版權,申論材料是命題人抄別人的,只有題幹是自己出的。所以命題人會在題幹中把答案的內容以潛臺詞的形式表達給你。把題幹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去好好的揣摩,明白命題人設的每一個坑,以及所要表達的潛臺詞,是申論高分最最最重要的基礎。萬丈高樓沒有題幹這一地基,不可平地而起。

模塊二、對材料的把控(層次法 + 判分識別法):材料的把控在前文敘述中很少,但樓主也提及了一下,對於議論性材料和以議論事例型材料主要是運用層次法將材料內容分為基本的層次:原因、問題、危害、目的、現象、意義、對策(對策效果)。再用“判分識別法”確定哪些是判分點,從而進行答案的書寫。

模塊三、練字 + 答案的佈局

:練字和答案佈局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讓閱卷人看得爽。拿到更多的“可控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