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安徽板面雖然不是石家莊的特產,但是憑藉其強大的影響力,現如今已經成為了石家莊的特色,隨處可見的板面招牌,也成為國際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過我可以排著胸脯說,在石家莊吃安徽板面,你是吃不到正宗的。

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這還要從安徽板面的發源地說起,它的發源地在安徽省太和縣,所以也就太和板面。是不是很多石家莊人瞬間就會想到那個賣手機的太和大廈,而且還上過當、受過騙吧!言歸正傳,太和板面一開始是隻有羊肉,到後來才有的牛肉板面。在安徽省內吃板面的人兩極分化很明顯,皖北吃板面,皖南人不吃,甚至知道的人都不多。

而現如今各地所賣的板面,也是結合當地口味以及飲食習慣改變的,所以與正宗的太和板面差別很大,估計也是這個原因所以才叫安徽牛肉板面吧!

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不過人們不在乎正宗與否,只要味道好就行。就像老北京炸醬麵一樣,那真是百家百味,誰又能說什麼呢?安徽板面也是如此,就拿石家莊來說,雖然這麼多家賣板面的,但是每一家味道都略有不同。板面滷湯有略微鹹的,也有略微淡的,辣椒香辣程度也有所差異。不過只要這碗板面吃著讓人感到舒服,是不會阻擋人們進店的熱情,人們只在乎味道是否“地道”!

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小寶是從小就愛吃牛肉板面,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大概也就是2001年左右,那時候安徽板面在石家莊賣火爆,用我爸的一句話說“這是從哪冒出來這麼多賣牛肉板面的!”不過那時候賣板面的成本很低,一口煮板面的鍋,一口飄著辣椒的牛油鍋,一個甩板面的案板,以及亂中有序的小馬紮和簡易的桌子,這就可以開張做買賣了。擺在小巷中,或者馬路邊上,到了中午、晚上的飯點,板麵攤很是火爆。

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那時候工人階級的標配就是一碗板面加雞蛋,多放辣椒和蔬菜(油菜或者菠菜),再來一瓶“999”啤酒。尤其是到了晚上,大街上“啪啪啪”甩板面的聲音,能到後半夜,給下夜班的人帶來貼心關愛。並且不管冬天還是夏天,對於板面的銷量造不成影響。夏天吃板面,辣的滿頭大汗,得勁兒!冬天吃板面,驅散寒氣,舒坦!

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不過板面在石家莊發展這麼多年,也是改變了不少。為了節省時間,現在很多板面的都是機器壓出來的面,雖然還有點勁道,但是吃著確實沒有甩出來的板面有嚼勁。菜碼種類也多起來,有放白菜的,有放豆芽的,有放菠菜,有放油菜的。

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價格上板面也是逐年遞增的趨勢,從一開始的兩塊錢一碗,到後來的五塊錢一碗,再到六七塊錢一碗,以及現在如今的八九塊錢一碗。當然了,可以加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多,不再侷限於雞蛋,有了後來的丸子、豆腐皮、火腿腸、海帶、雞腿、海鮮。

在石家莊吃安徽牛肉板面,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小寶侃: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莊的安徽板面也是越來越有名,最先出名的是“五七路”板面,那可是當初人們開著豪車都要吃的板面。然後出名的是石家莊的豪華板面,價格高達13800元,食材是“天上四種、地上四種、水裡四種”,這也成為當時人們的熱議話題,紛紛調侃道“一碗板面都吃不起了!”

不過這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五七路”的板面雖然名聲還在,但是口碑卻差了很多,吃過的說他家板面有點鹹。而豪華板面也就那麼回事,人們還是願意吃八塊錢一碗的板面!

正所謂:眾口難調,所以在石家莊人心目中對於“好吃的板面”也都各有不同,不過唯一相同點就是板面的味道很“地道”!

這就是在吃石家莊板面的特點,沒有正宗,只有“地道”!

我是小寶侃美食,挑逗味蕾,不管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