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文/穆念慈
演藝圈“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但每年“大換血”的多是新生代演員,“老中青”三代藝人在圈內地位漸穩,70,80,90後演員成影視劇主要支撐,不過相比90後這些年還有像肖戰,王一博等演藝新人不斷的出現在大眾眼前。70,80後演員的“中堅力量”早已明確,趙麗穎,楊冪,劉詩詩,唐嫣為80大花,馬伊俐,海清,姚晨成中年女演員代表,但其實演藝圈還有很多實力派藝人,只不過近幾年很少看到他們的身影了,曾經被稱為“第一青衣”的演技派女明星苗圃近來的消息就越來越少,很難看到她的作品。

“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停滯不前,十年前作品成“唯一”,“第一青衣”苗圃無戲拍?

提起苗圃,大家對其印象多停留在《走西口》《闖關東》時期,但是已距今十年之久,這期間的苗圃很少在其他的作品中給大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演員來說,“突破”是最難的,能否打破過去的固有標籤也決定了日後的演藝路究竟能走多久,成名作品將苗圃帶到大眾眼前,使觀眾瞭解到這個女演員的實力,但幾年過去了,沒有新的角色,新的突破也使得苗圃“停滯不前”,事業發展較同期女藝人相差太多。

“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可以看到在近幾年的影視劇中,少有苗圃的身影,而關於苗圃的消息也越來越少,最近的一部作品是還是18年7月份播出的,且關注不多,一部作品若是沒有觀眾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每年開拍的影視劇有很多,播出後能引起反響的卻很少,尤其是在現在這種複雜不定的市場環境下,作品成為了演員賴以生存的根本,收視沒有保證對演員的影響是最大的,苗圃這些年的多部影視作品幾乎都是如此,成績不佳或許是其作品產出越來越少的原因。

“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對於女演員來說,"青衣“的擔子不是誰都能挑起來的,角色富內涵,需要更深層次的理解,這需要演員有紮實的基本功,對演技的要求較高,比較知名的青衣演員像徐帆,蔣雯麗早已手握多項大獎,而曾被喻為“第一青衣”的苗圃卻逐漸淡出觀眾視線,年至40的苗圃似乎陷入事業低谷,“無戲可拍”的狀態成最大困境。

“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中年女演員局勢已穩,苗圃提前“出局”?

演藝市場的時局多變化,早幾年流量還佔據主要市場,“顏值”成衡量演員的首要標準,於是很多“流量”明星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但是很顯然現今的觀眾,憑藉一兩部青春偶像劇是很難滿足的,演員長得好看與否,相比演技已然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所以像張譯,吳京,任素汐等實力派藝人愈發受到關注與認可,以馬伊俐為代表的中年女演員的地位逐漸穩固,成各大主流題材影視作品的首選演員。

“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今年姚晨主演的《都挺好》,海清主演的《小歡喜》都收視口碑雙豐收,正在熱播的都市創業劇《在遠方》馬伊俐作為第一女主表現依然搶眼,可以看到三位實力派演員成為了中年女藝人的代表,而與她們同年齡段的苗圃卻已不在競爭行列,成績也難以比擬。目前苗圃與大多數演員一樣,缺少機會,雖然在影視劇中表現出色,但也只是曇花一現,這也是為什麼現今演技競演類綜藝氾濫的原因,很多演員都想憑此重獲大眾關注,為自己多爭取一個機會。

“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嫁入豪門,事業不再是重心,苗圃迴歸家庭無心拍戲?

不過或許是將重心放在了家庭,畢竟有很多女星在結婚後便息影了,相比於事業,家人在他們心中更為重要,苗圃自嫁入豪門後,事業心也不像之前那麼重了,而現今演藝圈競爭激烈,機會少之又少,女演員能熬出頭的就那麼幾個,多陪家人,再發展一些其他的副業,偶爾出來拍個戲,不急不躁的生活狀態也許就是苗圃想要的。

“第一青衣”無戲拍?年至40,苗圃是無心演戲還是提前“出局”

​以近照來看,苗圃的狀態還是非常好的,在出席2020春夏時裝秀場時,身著紅色西裝氣場強大,盡顯幹練。好演員難求,不再演戲對她對觀眾來說都是個損失,現今苗圃手中還有兩部劇待播,雖說從演員陣容來看缺乏看點,但有鄭曉龍做監製,且題材主流新穎,還是值得一看的,不知在這部劇中苗圃會不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